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我们该靠什么减少民众上访?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2005年5月1日,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开始实施,至今已有5周年。5年来,各地各部门以贯彻实施《信访条例》为主线,制定出台了400多项配套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制度,有力地推动了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集中处理和解决了涉及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信访突出问题;信访形势连续5年保持了持续好转的良好态势。

随着信访工作基本制度框架的形成和完善,民众的权益不断得到维护,访民的利益诉求不断得到解决,可以说,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实施5年来,配套法规、制度的每一点向前推进都丈量着法治的进步,都见证着政府化解民众难题的努力和决心。当然,也毋庸讳言,尽管相关法制不断完善,但不代表信访工作完美无瑕,也不等于民怨全都得到了消解,不代表所有官员都能正确对待访民。

当前,我国既面临黄金发展期,又面临矛盾凸显期,各种矛盾多发、易发,同时由于矛盾未能及时化解,一些群众选择了上访。但是,面对群众诉求,一些官员麻木不仁,不是积极解决民众问题,而是采取种种手段激化矛盾。比如此前媒体报道的上千农民集体下跪事件,面对访民下跪,市长竟然闭门不出;再比如“要想见局长,先过密码门”——海南三亚综合执法局局长办公区被两道门隔开,群众感叹见领导难,想找领导,一道带密码的玻璃门挡住去路。如果官员这样对待访民,访民怎么可能满意?

更可怕的是,一些官员对待访民不仅麻木不仁,甚至冷酷无情,有时甚至采取极端手段。比如,视上访者为刁民、闹事者、添乱者、不安定因素或麻烦制造者。

事实上,老百姓上访或者找求见官员,说明他们信任政府、信任官员,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化解积怨和解决难题。官员只有加以重视,积极处理,才能顺遂民意,赢得民众理解,捍卫政府公信力。否则容易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从而使小事变大。中纪委原书记吴官正,在日前出版的《民贵泰山》一书中说:“要善待上访群众,群众有事不找我们,问题就严重了。”这句话颇有深意,富有现实价值。

民众为何上访?除了极少数人闹访、无理取闹之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自身利益确实受到了伤害,正如有官员指出,在当前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中,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的实际困难,无理取闹的只占一小部分。而访民所受到的伤害,其中主要是受到了权力的侵害。一些时候,由于基层官员互相包庇,民众无法维护自身权益,即使付诸法律仍然难以如愿。在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之际,他们不得不选择上访这条路,这就是坊间所称的信访不信法。因此,减少民众上访最直接的措施就是确保法律公正,让民众看到希望,让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此外,减少访民的根本之道在于权力安分守己,不与民争利。在一些地方,权力张牙舞爪,侵犯民众利益,让民众忿忿不平,他们出于维权的需要层层上访。中国社科院学者发布报告称,今年群体性事件发生仍然保持着多发的态势,这是因为一些地方在加速发展和转型的过程当中,积累了很多历史上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造成的民怨太深。因此,一方面积极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权力之手不再乱伸,才能使民众安居乐业,不再走上艰辛而困苦的上访路。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众是国家的基石,惟有恪守为民之责,善谋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国家才能安宁。正确对待访民,积极解决访民的问题,并且恪守权力为公的本质,不侵犯民众利益,这应是官员的共识和行动。(王石川)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谁冒用了我的身份信息
下一篇:对领导干部要早“敲打”,常“敲打”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所得税过渡期优惠政
[政策法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治理规范经营服务性
[经济动态]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
[经济动态]广东雨灾车险1.2万件估损金额过亿元
[经济动态]冰岛火山灰割断西南欧航线 戛纳电影节或
[经济动态]安徽亳州民政局私改用途 公益性用地建商
[经济动态]银行40%新增贷款流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
[经济动态]发改委:今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有望
[经济动态]央行10日起第三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
[经济动态]楼市降温催冷钢铁家居等上下游产业
[经济动态]海航地方攻略再下一城 首都航空多重角色
[经济动态]季初效应显现 4月新增信贷或达6500亿
[经济动态]矿难缘何频发 安监高官坦言下手不狠
[经济动态]三大粮油央企合并方案上报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