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州的知识城作出了战略定位,要立足珠三角,辐射华南,面向世界,建成为中国自主创新先行区、知识经济高地、推动珠三角产业转型的强大引擎、中国亚细安区域性创新中心和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杨永欣 报道
广州特派员
中新知识城项目要立足珠三角,辐射华南,面向世界,服务全中国,影响东南亚,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先行区、知识经济高地、推动珠三角产业转型的强大引擎、中国东盟(亚细安)区域性创新中心和生态宜居的新城区。
讨论已久的知识城昨天首次在广州召开项目汇报会,对过去一直相当模糊的知识城概念作出了以上战略定位。该项目选址位于广州东北部的广州开发区,规划面积123平方公里。
知识城是继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后,新加坡与中国合作的另一个大规模土地规划项目。与前两者不同的是,知识城不是一个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合作项目,而是“企业先行、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合作项目;两家先行的企业分别是新加坡的星桥(Singbridge)国际和广州开发区管委会。
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在汇报会上说,作为一个全新探索,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知识城、怎样建设知识城这些核心问题,粤新双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达成了广泛共识,归结起来将致力于实现以下发展目标:一是打造引领广州、广东乃至中国产业高端发展尤其是知识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二是打造汇聚全球精英人才的人才集聚高地;三是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生态宜居新城;四是打造中新战略合作的代表项目和杰出典范。
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藏跃茹在介绍知识城发展主题时说,若以世界上其他的相似例子来比较,美国硅谷是引领世界创新潮流、北京中关村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印度班家罗尔是世界办公室、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是世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石之一,那么,知识城就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识经济高地。
她也说,经过中新双方的讨论和协商,知识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在八大产业,分别为研发服务业、创意产业、教育培训、生命健康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以及先进制造。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隆国强在致词时说,发展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生产元素是人才资本,因此广州在人员流动政策方面应该有重大突破,例如入境和居留限制、专业资格认证、雇员国籍要求等等。此外,知识城也要突出“新加坡”元素的作用,打造高档化的社区环境。
负责知识城总规划的新加坡雅思柏建筑设计事务所(RSP Architects)董事、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前局长刘太格在接受本报提问时说,与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比较,“知识城所提供的土地非常漂亮,土地优势非常好,地理位置与广州市中心非常衔接,知识城除了环境会处理得好、产业更高端外,发展的进度料也会比较顺利。”
新加坡规划原则
适用性强
刘太格也说,知识城、苏州工业园区和天津生态城的规划基本理念是很接近的,都是区、城镇、环境、产业等领域的发展。“但苏州工业园区是20年前的项目,当时中国发展的水平跟现在不一样、发展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所引进的项目有区别;天津生态城起点比较高,对生态和环境的指标列得比以前清楚、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将来做起来,会比目前的苏州工业园区的环境好。”
刘太格认为,等将来知识城周围地区的人口增加后,它将有条件成为大广州市的次中心之一,与花都,番禹,佛山(若广佛同城化成功)并列。“大广州市周围有次中心,对市民比较便捷,也有助于解决市中心内交通阻塞的问题。”
刘太格也说,新加坡城市规划的原则可以说是全球化的,到处都可以使用,有如语言的文法也到处可以使用。
不过,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配合各地特殊的优势和个性,以知识城为例,得配合广州的地理、历史、经济等特殊条件,“规划师在采用规划原则做不同地段的规划时,相当与跟土地谈恋爱,要摸清土地的特色。”
据了解,知识城项目可行性研究于今年7月提前完成,之后的商业谈判进展顺利,双方目前正力争在今年底前签署合作协议。另外,广州各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昨天均出席了汇报会,显示了广州当局对此知识城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