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22日专电 题:斯人已去,余韵犹存——追忆2009年去世的文化人物
记者许晓青
斯人已去,余韵犹存……2009年,有这样一些文化人物离我们而去,他们或以丰厚的经典著述启迪人,或以巨大的艺术魅力感染人。他们的离去,或留下了难以估量的精神财富,或成为“文化事件”,震撼人心。
“中华一日陨两星”
“中华一日陨两星,神州从此少二老。”7月11日,两颗学术巨星陨落。98岁的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和93岁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同日驾鹤西去。未名湖畔、“国图”书斋,不再有二老的身影。学界扼腕——“他们带走了一个时代”。
季、任二老皆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大家。季先生早年留德,涉猎印度学、佛学,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辟文化研究之蹊径。任先生纵横于哲学、宗教学等领域,著作等身。自1987年起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长达18年之久。
二老教书育人,开风气之先。季羡林先生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东方语文系,培养了大量东方学专业人才。任继愈先生于上世纪60年代负责筹建了中国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在新中国的哲学界、宗教学界可谓“桃李满天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在人生的最后一段历程中,季老酝酿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任老则钟情于整理古籍,造福后人。
双星陨落亦引发学界反思。面对时下所谓的“国学热”“大师热”,真正的巨擘却往往不愿被戴上“学界泰斗”“国学大师”乃至“国宝”之类的“帽子”。二老的品格与他们的成就一样,启迪着后人的智慧与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