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落马贪官形形色色的“忏悔录”

(资料图片)
之一:行贿者“承诺”靠不住
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的原河南西平县委书记(副厅级) 王廷军,日前现身说法:当一副冰冷的手铐铐住我双手的时候,我才如梦初醒,认识到给我送钱的人所谓的“啥时候也不会说出去”的承诺是靠不住的。>>详细
之二:组织部门没“提醒”
前不久甘肃省窑煤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人志因犯受贿罪等被法院一审判处死缓时,抱怨说:“如果纪委、检察院能够定期不定期地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进行预防腐败、廉政谈话,我就可能不会犯罪。” >>详细
之三:贪自朋友,毁自朋友
2007年,浙江省原交通厅长赵詹奇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他在悔过书中总结了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其中有一条是:交了一些不该交的朋友,“我就是被这些所谓的朋友套牢的”。 >>详细
之三:错误地认为腐败已成不治之症
甘肃省陇南市政协原副主席任登宏的忏悔录:这些年,社会上存在着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加之我身边不少有点实权的大小人物都在捞钱,就像老百姓形容的那样“无官不贪、无官不腐”。看到这些,我错误地认为腐败已经成为不治之症。
之四:理想信念丧失是犯罪根源
四川攀枝花市建委原副主任彭宗才的忏悔录:在拜金主义思潮的左右下,我就像没有航标的航船,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随波逐流,最终栽倒在了金钱的陷阱里,成了一名阶下囚。 >>详细
之五:致命的问题是不知法、不懂法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原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毓培,2006年其因犯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四川省高级法院数罪并罚终审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其忏悔道:我的亲身经历说明:人生命运,成也在学习,败也在学习。深刻剖析自己的犯罪教训时,我发现自己致命的问题就是不知法、不懂法。今天反思,人不学习不是要落后的问题,而是要违法犯罪的问题。 >>详细
之六:地产腐败潜规则让我身不由己
作为一名手握重权的正厅级干部,重庆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落马”后在忏悔书中承认 ,在房地产规划、开发领域中存在一种“潜规则”,让他感到“恐惧”“非常惧怕”“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 >>详细
之七:一个人干了坏事总是会留下痕迹的
阮文秦,浙江省财政厅农业处原副处长,2009年1月3日被杭州市拱墅区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零六个月。其忏悔道:自从收受了企业老板们送来的钱财后,我就一直提心吊胆,整日担惊受怕,白天在大家面前装得和没事人一样,晚上却经常失眠,担心自己做的事有朝一日会东窗事发。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干了坏事总是会留下痕迹的。 >>详细
之八:美国不是外逃贪官的“天堂”
黑龙江省原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宋士合在齐齐哈尔市受审法庭上感叹,美国不是外逃贪官的“天堂”,并奉劝那些逃亡的贪官们早日迷途知返。宋士合因涉嫌贪污犯罪曾潜逃境外长达13年,2007年7月从美国遣返回国。 >>详细
剖析:防腐反贪,究竟靠什么? 如何才有效?

合力。(资料图片)
防腐反贪,靠得住的是铜墙铁壁的监管体系
行贿者的承诺是靠不住的,情妇的甜言蜜语也是靠不住的。那么,什么才是靠得住的呢?假使他们的“承诺”个个固若金汤,后果又会如何?其实,作奸犯科者的忏悔千千万,鲜有诉及根本的切肤之感——靠得住的不是官员的意识或能力,也不是行贿者或情妇的义气,而是严丝合缝的权力构架与铜墙铁壁的监管体系。 >>详细 [贪官悔过书也抄袭?]
网络曝光成七成公民首选 民间反腐期待制度认可

无处藏身。(资料图片)
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渐增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监督政府的热情高涨。一项网上调查显示,有71.5%的人表示自己“会参与反腐”;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有75.5%的人会选择网络曝光。 >>详细
必须大力推进预防腐败工作 坚持标本兼治
要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必须把防治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加大源头治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