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坚持走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道路”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02日 双击滚屏
    周继坚

    改革开放继往开来之际,“十二五”规划蓝图即将展开之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十年经济发展,多少中国人从过去“吃不饱”到今天 “吃得好”,从过去的“煤油灯”用上现在的“节能灯”,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十年前不曾有的高楼、彩电、汽车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国人民对国家的热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与日俱增。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密不可分。

    政治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取决于基本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中国人民饱受奴役和剥削,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走上了独立自强的道路,从那时起,党和人民的前途命运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正式确立,数亿中国人从此摆脱了在政治上无权利的悲惨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要找到适合中国的政治制度,过去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套用,现在也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以照搬,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是走自己的路,今后也必然从中国自身的民意、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出发。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因应时代召唤与时俱进的主动改革。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互动的过程,封闭和僵化就不能进步。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直不曾停下脚步。一方面,为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主动退出“不该管”的领域,实行政企分开,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公务员制度,服务型政府建设日趋完善,同时积极介入公共事务,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政府权责更加明确;另一方面,稳步扩大人民民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官员问责机制、监督机制日益常态化,这些举措实实在在地保障并增进了人们的政治权利。

    近年来,网络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使中国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率先垂范与网民互动,民意表达空前活跃。“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的理念在各个领域推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各种各样的政治制度,都是人类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这些制度不能感情用事、人云亦云,而应该着眼于实际。邓小平同志提出评价一国政治体制、政治结构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是被中国改革证明了完全正确的论断。三十年来,无论是重大自然灾害,还是经济危机、政治风波,都没有使中国改革偏离航向,这就深刻验证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人们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越来越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越来越坚定。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选择。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将走出一条成功的“中国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上海世博局就中国馆为何未获奖等问题答疑
下一篇:教育部出“十招”治理择校乱收费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重要通知]关于2011年组织青海省国资监管企业中小
[财政厅]财政宏观调控艺术日臻成熟 
[时政要闻]中美物价对比哪里生活更便宜 
[时政要闻]作协主席铁凝:积极看待“鲁奖”争议 
[时政要闻]教育部出“十招”治理择校乱收费
[时政要闻]坚持走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道路”
[时政要闻]上海世博局就中国馆为何未获奖等问题答
[时政要闻]探秘香港廉政公署:靠什么力量遏制贪腐
[时政要闻]梅永红任济宁市委副书记 原在科技部任职
[时政要闻]厅官空降地市当公安局长:重典治乱打破地
[时政要闻]如何遏制老百姓最痛恨的三类腐败 
[时政要闻]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时政要闻]时评:胡总书记“干货”说促各级干部“
[时政要闻]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中国方位:结构调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