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士测算,在西部高原砒砂岩区建一座36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每年耗水量达500万吨,相当一个巨型“抽水机”;建设高尔夫球场需要完全清除原有植被,对水土资源的冲击和负面影响极大
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而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一个占地近3500亩的高尔夫项目,竟公然建在生态极其脆弱的水利部“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区域。国家历时十余年投入巨大人力、财力和物力培育的大片沙棘生态林被连根挖除,一处曾经郁郁葱葱的防风固沙屏障消亡殆尽。当地干部群众说,国家斥巨资为荒漠之地“输血”,高尔夫球场却成了侵噬生态环境的“吸血虫”。
“生命之林”长出“贵族球场”
4月2日,记者驱车从鄂尔多斯市西行15公里,进入九成宫高尔夫球场所在地——该市东胜区罕台镇九成功村。球场边一块新立的指示牌引人注目: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九成宫沙棘科研示范基地。
据介绍,九成功村所在的淖沟小流域,是黄河一支流罕台川流域的支沟,流域面积23.29平方公里。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生态环境逐年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90%以上,其中大多是有“地球癌症”之称的砒砂岩地貌,是黄河多沙粗沙的来源地之一,一度成为无地可种、无水可饮、无草可牧的“生命禁区”。
通过多年探索,国家将水土保持的关键树种沙棘的种植推广,作为西部高原砒砂岩区、风沙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治理的突破口,由水利部牵头从1998年开始实施“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并为此投入巨资。风大沙多、干旱少雨、植被稀荒、水土流失严重的九成宫淖沟小流域,成为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利部和黄河中上游管理局确定的沙棘苗木基地和沙棘科研示范基地。
当地群众告诉记者,十余年来,国家、地方政府和群众在这里投入数百万元种植推广沙棘,历经千辛万苦,硬是在砒砂岩区一点一点“抠”出片片沙棘林,大面积水土流失初步得到控制,多年干涸的山沟重现潺潺清流。沙棘林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是“生命之林”。
“刚见到点绿,就被球场盯上了,东挖西挖的实在让人心疼。”九成功村农民说,他们刚开始不懂什么是高尔夫,只听说是供有钱人玩的,因此称之“贵族球场”。
记者沿着开凿山坡铺就的景观大道进入高尔夫球场,只见偌大的工地施工车辆和球车穿梭往来,一派繁忙景象。这座球场规划为36洞,在球场西南角,一座外形颇似蒙古包的庞大银白色建筑巍然矗立。施工工人告诉记者,这是九成宫室内高尔夫练习场,这座大型充气膜建筑将高尔夫文化与草原文化精髓相融合,由国际知名的加拿大某公司承建,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室内高尔夫练习场。
一期工程为18洞的球场整地挖填已基本完成,配套的会所、度假酒店和四栋独立别墅已经封顶,开始进行室内装修。绕球场转一圈,随处可见被劈开的山丘,满目疮痍,裸露的黄土堆积如山,伴随阵阵大风,尘沙漫天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