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8日电 题:资源价改·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代表委员对三大民生改革的新期待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陈芳、王攀
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互动,上调水价,试点阶梯递增电价……刚刚过去的2009年,被称为我国资源价格的集中调整年。
回眸2009年,展望2010年,人们正在形成这样的共识:越是困难,越要改革。如何向更深层次大力推进这些民生改革的进程,向中央的要求和百姓的期待大步前行,成为即将赴京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的焦点话题。
提速资源价改:谨防垄断企业借机牟利,做到改革成果人民共享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资源价格改革就没停过,但因其牵涉面广、利益调整复杂,推进步伐始终相对缓慢。
2009年,油、气、电、煤、水这些资源价格的涨跌起伏,牵动着广大老百姓的神经。
“这些主要资源价格改革步子有大有小,现在正是进一步理顺资源价格的重要契机。”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说,搞好资源价格改革,能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高消耗、高浪费、低效益的经济结构才可能改变。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定调,“理顺价格体系、逐步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是大势所趋。资源价格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改革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使其真正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改革是要让资源产品价格尽可能市场化,但大部分产品又带有一定的公益性,需要格外注重民生与公平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雨润集团主席祝义才说,“推进改革中,要切实考虑大多数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对少数困难群体应该考虑给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