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魏黎明 在车市火爆和国家鼓励兼并重组等多重背景下,中外车企正趁势通过扩产或设立新合资公司,掀起新一轮合资热潮。
其中,近年在中国发展迅速的跨国车企,如日产、大众等纷纷选择扩产,而发展并不顺利的马自达、PSA等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再起炉灶。在此过程中,东风、长安、一汽等国内车企也表现积极,意图在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中取得更大优势。
最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狂飙突进,看似照亮了这一轮合资大潮的前景,然而未来两年左右,这些新项目将集中形成大规模产能。届时,过得了海的方是神仙。
热潮
5月8日,东风日产筹划已久的第二工厂在广州花都正式奠基。新工厂总投资50亿元,设计产能24万辆,预计于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届时,东风日产花都工厂设计产能将超过60万辆,是日产全球最大的海外工厂,东风日产也将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事实上,东风日产去年以46万辆的设计产能完成了超过52万辆产量,加上襄樊工厂的10万辆产能,新工厂投产后,东风日产实际总产能将放大到90万辆。
无独有偶,大众汽车自发布“南方战略”后,一直筹划在广东新建两个新工厂。上月下旬,大众正式发布计划,称将为此及其他相关项目投资约16亿欧元,资金主要来自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据悉,两个工厂产能均将超过20万辆,也是计划于2012年正式投产。
对于大众“南方战略”的种种举措,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认为“是一件好事”,起到了相互刺激和带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目前来看,这种刺激和带动作用已经通过扩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
与此同时,华南市场的老牌合资车企广汽本田也坐不住了。预计在本月底,广汽本田将正式宣布其扩大产能的计划。在中国市场,本田一向谨慎,此番扩产表明其对中国市场已有了新的考量。
由于中国汽车市场免受金融危机影响并在去年以接近50%的增幅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大众、日产、本田等在中国发展顺利的外资车企,纷纷选择扩产以应对日渐凸显的产能瓶颈。
而一些发展并不顺利的车企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另起炉灶。5月6日,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和长安集团宣布,双方已就在中国成立汽车合资企业签署意向书。之前,PSA在中国仅与东风集团进行了合资合作。
此外,马自达也表示,将从长安福特马自达合资公司撤出,单独与长安集团成立一家新合资公司。
在此之前,菲亚特已选择与广汽合资设立广汽菲亚特重返中国。4月,菲亚特发布规划,称将于2014年在中国实现30万辆产能,其中包括克莱斯勒产品。而按照计划,2011年,广汽菲亚特设在长沙的新工厂将正式投产。
对中国车市而言,国家去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是药效猛烈的强心针,而借政策东风和市场威力,中外车企对市场前景一致看好,并直接促成了这一轮的合资热潮。
前景
在东风日产第二工厂奠基仪式上,日产汽车执行副总裁西川广人表示,“日产会全力以赴地支持东风日产,期待花都第二工厂成为东风日产乃至中国汽车产业在今后取得更进一步发展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