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山西煤改超千亿资金缺口 机构投资争相入晋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8月09日 双击滚屏
      王秀强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从开始到现在,远未结束。

  日前,山西省煤炭工业厅通报称,山西煤炭整合接管已基本结束,进入改造提升建设阶段。到2010年底,全省重组整合煤矿企业正式协议签订、主体接管到位、采矿许可证变更工作基本到位。

  更有山西煤炭工业厅官员表示,因煤改而成立的“山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将于9月1日前撤销。

  但事实上,煤改风暴并未平息。在接下来的矿技术改造阶段,无论国有还是民营煤矿正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各路资本嗅到山西煤改领域的商机,正以不同形式切入这场资本盛宴,但风险亦不可小觑。

  逾千亿煤改资金漏洞

  山西煤改的句点仍未落地。

  按照山西煤炭兼并重组目标,山西矿井数量将由2008年的2598座压减到1053座,单井平均规模达到年产120万吨以上,办矿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了130家,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和3个5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矿企业。

  根据上述计划,到2015年山西煤炭产能在12亿吨以上。2008年山西煤炭兼并重组大幕拉开,当年煤炭产量为6.2亿吨。从6.2亿吨到12亿吨,山西煤炭产能提升约6亿吨。

  “一般而言,煤炭产能每提高一吨,建设成本(含设备、施工等)约为300元。产能提升6亿吨,则需1800亿元投资。按照企业自有资金比例占30%计算,所需银行信贷、融资规模近1300亿元。”一位山西煤炭行业人士计算。

  资金成为制约山西整合煤矿复工复产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量煤矿因技改资金不到位而停产。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官员乐观估计,“再用2~3年的时间,全省整合矿井将陆续完成建设改造任务,相继竣工投产,转入正规循环的生产阶段。”

  山西大规模煤炭资源整合始于2008年,大量小煤矿被关停整合。时至今日已届3年,如果再加上2~3年的建设改造时间,山西煤炭产能将被抑制至少5年。

  煤改之路漫长,超乎山西省决策者的预期。2010年12月份,山西省政府甚至下发文件,要求地方必须在2010年12月30日前全面完成煤炭兼并重组。但在实际兼并重组过程中,尚有诸多“烂尾工程”等待清理。

  此外,整合之后的山西80%的煤炭将集

  中在大型煤炭企业手中,煤炭集中度大幅提高与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方向相悖。再者,受资金不足约束,大量煤炭产能难以释放,山西煤价在近年维持在高位运行。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信息显示,2010年,山西省重点煤炭企业吨煤综合平均售价比2005年提高81.4%。

  机构投资分食煤改“蛋糕”

  由于银行信贷政策紧缩,在山西煤炭整合过程中,银行信贷数额小,一般银行授信在10万~30万元左右。在此背景下,能源信托、基金等被看好。

  目前,已有中国平安(39.86,-1.10,-2.69%)(首期100亿元)、山西能源产业基金(首期100亿元)、中信信托(40亿元)等机构投资者介入山西煤改项目,每一个利益主体均希望在煤炭整合中分得一杯羹。

  业内人士介绍,基金、信托等常以并购基金形式进入煤炭领域,获取煤炭一定股权,以股份分红或者股权回购方式收回成本。

  以中信信托为例,为保证信托还款,在交易过程中,民营煤矿企业用49%的股权过户、51%的股权质押。

  一般而言,只有资金和势力强大的机构才有机会接近山西大型煤炭企业。在诸多民间投资管理者看来,煤炭领域投资水很深,风险不易掌控,不敢轻易进入。

  其中,摆在第一位的风险是行政调控的风险。一位基金管理人士介绍,“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以政府牵头为主,行政干预的风险往往有点大。况且在山西资源整合过程中,国进民退色彩浓重,不可控风险较大。”

  例如山西省政府规定,省属煤炭企业不得擅自出让股权;对已批准由各企业主体整合兼并的矿井,原则上不得调整;煤炭企业不得擅自出让资源。上述行政命令被诸多信托、基金看来暗藏风险,不易发挥其灵活特性。

  煤矿并购专业性强,这是诸多机构投资者谨慎为之的原因。

  上海某投资管理公司正在与合作伙伴在山西煤改中寻求投资机会。该公司风险管理人士称:“对于小额投资基金而言,更多介入市级煤炭企业并购重组。由于银行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地方政府和煤炭企业急需融资,恰为投资基金提供空间。”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铁道部融资成本急升:200亿超短融多付利息8000万
下一篇:一年期国债收益回落至3.599% 市场避险买盘增加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2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3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省政府发布《青海省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青海科技十年变迁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成青海经济加速发展“催化剂”
[青海新闻]“百企进青促发展”招商对象瞄向国内50
[青海新闻]今年西宁开发区各园区将新增技术中心3个
[重要通知]关于转发《关于联合举办2013年全国中小
[青海新闻]转作风 在行动:城中区打造西宁市首个微
[青海新闻]西宁市政府采购向小微企业倾斜
[时政要闻]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重要通知]关于开展中小企业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
[财经新闻]西宁规模以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重要通知]关于公布第一批青海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
[重要通知]关于公布首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
[重要通知]我省三个服务机构获得工信部第二批“国
[青海新闻]国家银河培训青海省2012年中小微企业经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