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阳 潘爱娟 对于酷6的前两轮风险投资人来讲,即便在最坏的情况下找到了盛大旗下华友世纪这个“下家”,似乎也不意味着有机会脱身,毕竟——公司业绩才是这场赌博的最重要的筹码。
3月1日,华友世纪(NASDAQ:HRAY)发布截至2009年12月31日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财报。报告称,华友世纪2009年全年净亏损2270万美元,这是自2008年三季度以来公司连续第六个季度出现运营亏损。在2009年第四季度,华友世纪总营收仅为620万美元,环比下降10%,同比下降57%。
与此同时,华友的股价也从宣布收购协议当日的5.11美元(ADS,美国存托凭证)下降到了3月4日的3.44美元。
“在一个股价单边下降的情况下,除了拿华友股票的投资人资产再度缩水外,也意味着现在退出的机会几乎为零。”一位风险投资商称。
打折出售
2009年11月26日,华友世纪宣布与酷6股权合并,盛大旗下华友世纪向酷6网股东和期权持有人股东发行7.23亿普通股,折合723万ADS。
2010年1月19日,华友世纪与酷6网股权合并的交易交割完毕,李善友也完成了从酷6网董事长兼CEO到华友世纪董事身份的转换。
这起合并被李善友称为“曲线上市”,是行业里的一次完美转身。
但另一位资本玩家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其投资人遭受了很大损失。
根据该人士从资本界了解的情况,酷6曾经经过两轮融资,总融资额约为3000万美元,约占酷6总股本的40%到50%。
由于酷6网没有披露第二轮融资的确切数字,坊间相传的另一个版本是,德同、UMC资本、SBI以及伊藤忠商事等8家投资机构,两年内共向酷6投资了约4000万美元。
在酷6的投资人中,德同资本是主要投资人之一,在二次融资过程中均有投入,百度则在第二轮融资时没有跟投。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酷6网的总估值大约在6000万以上,至少是超过6000万的。因为有时候投资3000万还不一定能到50%,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的股票期权通常还要占到一个公司股权的10%到15%。”该人士称,根据该公司披露的对价方法计算,酷6是以约3968万卖出去的,那么投资者就一定是亏损的。按照当初公司估值是6000万计算,酷6出售时相当于蒸发了三分之一资产,如果公司第二轮融资时估值更高,那么损失就更大。
这种卖法在投资界已经算是不良资产的贬值出售,否则公司应该是有溢价的。
事实上,在酷6的这次出售中,即便是同比例折价,投资人已经很“吃亏”,此外风投的钱缩水比例也许还会更大,因为风投们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一,你的钱都已经投进去了;第二,这些公司的价值还需要靠管理团队去实现,离开了管理者,这些公司等于零。即使是出售,也得是在这家公司的管理者都在的情况下执行这项出售,以及出售之后继续经营。所以,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管理团队说了算。”该投资人说。
二度缩水
并购酷6之后,华友的股价出现了下滑——资本市场似乎并不愿意买单。
一位资本市场人士透露,随着股价下跌,酷6的原始投资人的损失也同比例进一步加大。按照协议当日华友的股价5.11美元/ADS计算,收购价为3698万美元。但是现在的价格为3.44美元,收购价格已经缩水至2590万美元,蒸发了1000万美元。
华友股价蒸发的背后一方面是华友世纪业绩的大幅下滑的反应,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市场对此项合并的忧虑:随着酷6网用户关注度的下降,其广告主和成本上均不能快速实现目标,而且新的正版战略又将需要大量资本去购买版权——即便是优酷网在2009年收入实现了超出预期的2亿元,但是尚且没有能够覆盖全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