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多家银行总行昨紧急叫停密码挂失费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07日 双击滚屏
     备受质疑的借记卡密码挂失费终于要停收了。昨天下午5点左右,记者从南京多家银行获悉,国内多家银行总行刚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所有基层网点立即停收个人存折、借记卡的密码挂失费。据了解,被紧急叫停的原因是该项收费与三部委规定的7月1日起停收密码重置费等相冲突,被客户质疑为变相收费。不过,律师认为,对于在7月1日之后被收取该费用的客户来说,可能很难要求银行退回这10元挂失费。

  根据银监会、央行和发改委发布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7月1日起,银行须免除个人储蓄账户开销户手续费、存折开户工本费、密码修改手续费和密码重置手续费等34项服务收费。但是,记者昨日调查南京部分银行网点发现,尽管各家银行都不再收取借记卡密码修改手续费和密码重置手续费,但部分银行仍在收取每笔10元的借记卡密码挂失费。此举被部分客户认为是银行在逃避三部委的规定,通过收取借记卡密码挂失费来变相收取密码修改手续费和密码重置手续费,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昨天下午5点左右,此事突然峰回路转。记者致电南京多家银行客服热线时发现,原本还在收取借记卡密码挂失费的各家银行异口同声地表示,已停收借记卡密码挂失费。其中一家国有大行工作人员还强调,“刚刚接到通知,即日就停。”

  借记卡密码挂失与密码重置有何关系?为何银行突然改口不收借记卡密码挂失费?南京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客户在遗忘存折、存单或借记卡密码后,必须持本人身份证以及存单折、借记卡到银行办理密码重置,但在之前,银行会根据银行法规定,要求客户先申请密码挂失,并且要满三天后,才给客户办理密码重置,否则就不会给客户重置密码。

  省内监管部门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三部委新规实施后,部分银行仍在收取密码挂失费是对三部委新规的误读。银行可能认为密码挂失和密码重置是两码事,但站在客户的角度看,如果他遗忘了自己的借记卡密码,他向银行要求也仅仅是重置借记卡密码,但银行却按规定要求他必须先挂失密码,所以,虽然密码重置费已经免了,但他还要交10元的密码挂失费,对于客户来说,密码重置费等于没免。      (陈春林)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国务院:妥善处理地方债 研究建立举债融资机制
下一篇:WTO裁定中国出口政策违规意在稀土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2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3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省政府发布《青海省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青海科技十年变迁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成青海经济加速发展“催化剂”
[青海新闻]“百企进青促发展”招商对象瞄向国内50
[青海新闻]今年西宁开发区各园区将新增技术中心3个
[重要通知]关于转发《关于联合举办2013年全国中小
[青海新闻]转作风 在行动:城中区打造西宁市首个微
[青海新闻]西宁市政府采购向小微企业倾斜
[时政要闻]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重要通知]关于开展中小企业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
[财经新闻]西宁规模以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重要通知]关于公布第一批青海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
[重要通知]关于公布首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
[重要通知]我省三个服务机构获得工信部第二批“国
[青海新闻]国家银河培训青海省2012年中小微企业经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