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自春节以来连续11周的资金净回笼在本周终结。昨天,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共计500亿元央票,这意味着本周央行向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1520亿元。但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本周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回收约3000亿流动性,央行货币政策逐渐正常化的趋势并未改变,公开市场净投放仅是短暂现象。
央行昨天在公开市场发行了200亿元3个月期央票,利率连续第15周持平于1.4088%,同日央行重启了中断一周的91天期正回购操作,发行量为300亿元,中标利率持平于1.41%。由于本周到期释放资金量高达2160亿元,但周二和周四累计回笼资金规模为640亿元,至此本周净投放资金规模达到1520亿元,结束了连续11周以来的资金净回笼格局。
分析人士表示,公开市场于本周大幅度放缓回笼力度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央行于本周一正式上调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回笼资金逾3200亿元。央行适度减缓回笼量,可以缓解准备金上缴带来的冲击。其次,当前短期限品种对机构吸引力不大,在央行无意提高利率水平的背景下,1年期、3月期央票发行很难放量,而本周3年期央票因隔周发行暂停,因此对回笼规模构成制约。
本周一,存款准备金的上缴引起货币市场多数品种利率上涨,资金面短期略显紧张,但由于银行体系总体流动性仍然非常宽裕,周二开始资金紧张局面就逐步缓解。目前货币市场隔夜及7天回购利率仍偏低,显示市场资金面并未受到实质影响。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郑振源表示,在中国面临极大的升值压力下,国际资本持续流入并成为流动性继续宽松的基础,为了让货币政策逐步正常化,央行仍将保持一定的资金回笼力度,适度收紧流动性的方向并未发生改变。下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仅为950亿元,在3年期央票发行背景下,预计下周公开市场大规模净回笼将难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