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各个国家出口贸易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然而,对于我省的一些特色农牧产业行业影响却不大,沙棘就是一个在逆境中创造奇迹的典型。
素有“世界沙棘看中国,中国沙棘看青海”美誉的青海沙棘,有着极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和经济价值。青海现有野生沙棘林400万亩,资源总量占全国的20%以上,加上拥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青海沙棘的有效成分含量普遍高于其他省份。“去年一年,我们公司的出口创汇额是前年的八倍,而且,目前预计今年的创汇额还会高于去年。我们对沙棘产品的未来可以说是充满了信心!”1月7日,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鲁长征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的沙棘产品是从2007年开始出口的,自出口以来,出口量和创汇额一直在快速增长。
“在国际市场上,食品质量检验检疫相当严格,但是,青海省的沙棘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它本身的质量就很值得称道,这起码是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迅速‘走红’的一个基本条件之一。”鲁长征说。
据青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省原产的沙棘在通过科技研发深加工后主要有沙棘粉、沙棘果油和沙棘液等六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国家,其中,2008年比2007年增加创汇额666.2%。
有业内人士曾经说过,研究表明,沙棘全身都是宝,它不仅能有效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沙棘果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在医药、保健和食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的国际国内市场上,青海沙棘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