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3月初,农业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和中石油拟投资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同时获银监会批准筹建。
获批背景与2008年上半年信贷管控的宏观背景相似,彼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开办融资租赁业务不计入信贷规模而迅速扩容。业内人士分析,在今年信贷管控的相同形势下,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或将再度沦为银行的附庸体和规避政策的工具。
意外开闸
“今年上半年获批我们开始都没抱什么希望。”一家获批银行筹建负责人表示,“1月中旬,突然峰回路转。”
1月份新增信贷冲到了1.39万亿元,仅较去年同期贷款高峰的1.62万亿元略减少14%。2月份信贷规模降至7001亿元。
去年的天量贷款,银监会对资本金的要求以及银行的融资压力,都意味着今年银行“很差钱”。银监会人士透露,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监管思路就是让银行尽量少花钱少对外投资,多引进投资者来投资银行。
但随着1月信贷再次如洪水猛兽袭来,金融租赁公司峰回路转。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第二批试点的四家金融租赁公司已经全部获批筹建,其中有三家是银行系,另一家发起人中石油旗下也有银行,它在去年成功收编了克拉玛依银行,改名为昆仑银行。
2008年初,因为通货膨胀的加剧,央行出台了银行信贷规模限制的命令,尽管冰雪袭击南方,四川大地震等该政策都没有动摇。加上其他因素,最终通胀回落,但中小企业在后来的金融危机双重打击下陷入困境,甚至破产。
银行在这个阶段被允许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这是在商业银行退出租赁行业10多年后的再次进入,工行、建行、交行、民生、招行和国开行先后组建了金融租赁公司。
彼时,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租赁额猛长,这和信贷规模被限制有关。因为信贷指标被限制,银行不能随意发放贷款,而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用同业拆借的方式融资。
“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开办融资租赁业务不算信贷规模。因此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拼命做项目,等到信贷政策放松后,再把这些拆借规模转为信贷规模。”工银租赁一位人士表示。
注册资本同为20亿的工银租赁2008年末总资产116亿元,占工行资产总额的0.12%,实现净利润2.08亿元,占工商银行全部净利润的0.19%。
截至2008年11月,6家银行系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规模约为460亿元,业绩赶超了137家内、外资融资租赁公司2008年全部业务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