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获批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7月21日 双击滚屏
       辛均庆

   本报记者7月20日从广东省发改委了解到,近日,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至此,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为代表的“3+N”沿海经济区发展布局基本形成。

   然而,与山东、浙江相比,广东作为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在综合开发和区域合作方面将承担更多的使命。《规划》赋予广东在海洋经济方面,与港澳、海西区、北部湾、海南乃至东盟等地区合作的先行先试权。

   《规划》同时提出,到2015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占广东GDP总量的近1/4,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到2020年,广东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据记者了解,“十一五”时期广东省海洋经济总量年均增长17.8%。2010年,该省海洋生产总值达8291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2%,连续16年居全国首位。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副组长、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指出,目前,在总量最大的情况下更要讲求质量,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提高科技水平。《规划》体现了广东发展方式由陆地走向海洋的转变,而更明显的是拉动东西两翼的经济。

   《规划》明确要求,广东要创新合作方式,加强与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地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对接合作,努力探索有利于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具言之,广东海洋经济区将以珠三角海洋经济区为支撑,加强与港澳海洋产业合作,构建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以粤东海洋经济区为支撑,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粤闽海洋经济合作圈;以粤西海洋经济区为支撑,对接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构建粤桂琼海洋经济合作圈。

   向晓梅表示,相对于其他两个区域来讲,广东岸线资源和产业实力较强,但还需要强调“特色”,体现其开放度,为区域合作做出示范。

   《规划》还提出,在构建海洋综合开发新格局方面,广东将提升优化珠三角海洋经济区的核心作用,发展壮大粤东海洋经济区、粤西海洋经济区两个增长极,形成“一核、两极、三圈、四带”的空间布局。

   对于“四带”中的海岸带、海岛、近海海域和深海海域等,广东省海洋渔业局有关人士指出,广东会按照由近及远、梯次开发、统筹推进的原则,合理开发海洋带及邻近海域,保护性开发海岛及邻近海域,积极开发近海海域,有重点地开发深海海域。

   在产业方面,广东将在提升传统海洋产业、振兴现代海洋产业、壮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

   “未来,这些方面主要还是体现在科技研发水平和现代服务业的综合优势。”向晓梅说,广东传统海洋产业链较为低端,以渔业和运输业为主。接下来,渔业将从浅海走向深海,提升加工水平;而现代海洋产业将重点发展临港工业、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船舶等;新兴产业则主要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业。

   区域联动机制

   《规划》的主体区范围,涵盖了广东省全部海域和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阳等14个市,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8.4万平方公里。

   除了壮大粤东、粤西两大增长极,《规划》还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佛山、肇庆及环珠三角地区的粤北等相邻地区作为联动区。

   向晓梅指出,《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珠三角一体化方面的意义较为重大,而《规划》更重要地强调了带动东西两翼和优化珠三角的作用。

   今年5月,广东省委专题组赴惠州、汕尾、汕头、潮州、揭阳等珠江以东沿海地区,针对如何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建设进行专项视察。

   参与专项视察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上述地区不同程度上存在发展模式单一、资源利用不够集约,以及新兴产业发展乏力的多种不足,这都是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湛江市政府政研室主任郑士华对本报记者表示,该市海洋经济总量达到700多亿,居全省第三。其中临港工业的比重较大。《规划》的批复正好契合当前湛江临港工业大发展的需要,此前该市已对未来海洋经济发展作了研究规划。

   上述人士也指出,目前各地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已趋于统一,但地方更期待《规划》的进一步细化,以明确各自的定位。

   向晓梅建议,当前应尽快出台海洋主体功能区或海洋经济带的发展规划。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刘明康:高度警惕近期民间借贷风险
下一篇:人民币高调迎汇改六周年 数年来对美元升值超20%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2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3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省政府发布《青海省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青海科技十年变迁
[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成青海经济加速发展“催化剂”
[青海新闻]“百企进青促发展”招商对象瞄向国内50
[青海新闻]今年西宁开发区各园区将新增技术中心3个
[重要通知]关于转发《关于联合举办2013年全国中小
[青海新闻]转作风 在行动:城中区打造西宁市首个微
[青海新闻]西宁市政府采购向小微企业倾斜
[时政要闻]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重要通知]关于开展中小企业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
[财经新闻]西宁规模以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
[重要通知]关于公布第一批青海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
[重要通知]关于公布首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备案
[重要通知]我省三个服务机构获得工信部第二批“国
[青海新闻]国家银河培训青海省2012年中小微企业经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