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洁 上海报道
4月6日,记者从多元化工业产品制造商伊顿公司获悉,该公司已与中国商用飞机公司下属的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上飞”)正式成立合资公司,为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和全球民航市场提供设计、开发和制造燃油液压管路系统。
这家新成立的伊顿上飞(上海)航空管路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国商飞首次直接与外资公司联合组建的合资公司,也是多家为国产大飞机项目设立的合资公司中第一家获得营业执照的企业。
据记者了解,该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200万美元,其中上飞持股51%,伊顿持股49%。中外双方于去年7月签订了合资协议,并启动了相关的审批和筹备工作。
商飞公司是我国实施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作为其中的装配和制造中心,上飞则主要负责商用飞机零部件的制造、最后装配和零件组装业务,同时提供零部件维修、试飞等服务。
“用最先进的民航技术、最优秀的制造能力和最佳的管理经验,缔造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司”,是外方就此次合资公司给出的目标。
当天,伊顿宇航集团总裁Brad Mort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伊顿很高兴能够成为首家和合作伙伴正式组建合资公司、为C919大飞机项目提供支持的国际供应商。我们期待和上飞紧密合作,为全球民航市场提供全面的管路系统设计和制造能力。”
新合资公司主要为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提供设计、开发和制造支持,未来也将为中国及全球其他飞机和发动机厂商提供航空管路系统。
6日当天,伊顿(中国)企业传播及政府事务高级经理肖丹告诉记者:“航空管路系统之于飞机,就如血管之于人体,是几大重要关键的系统之一,必须在飞机设计、开发阶段就同步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其它拟与中方成立合资公司的全球供应商,如霍尼韦尔、古德里奇、利勃海尔等,均采用与商飞公司出资方之一的中航工业集团合资的方式,从而参与大飞机制造项目。
伊顿则是与商飞旗下子公司“联姻”,成为首个选择与中国商飞组建合资公司的外资企业。
另据了解,今年,C919大型客机的研制将转入工程发展阶段,目前大型客机项目适航取证、试飞前期准备等工作已经全面开展。
中国商飞公司副总经理、大型客机项目总设计师吴光辉曾表示,C919最快2013年底、最晚2014年上半年下线,“为实现2014年首飞打下坚实基础。”
伊顿方面预计,其C919机型的系统合约,包括售后市场在内在整个项目期间收入将达18亿美元。未来20年,中国商飞将预计制造2500架C919客机。
作为一家成立100周年的多元化动力管理公司,伊顿2010年销售额达137亿美元。在航空业方面,伊顿主要提供商用和军用航空航天所需的燃油、液压和气动系统。
1993年,伊顿进入中国市场并在山东济宁设立首家合资企业,此后通过并购、合资和独资的形式发展,目前已在中国拥有27家工厂、4个研发和工程技术中心,以及1万多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