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延龙 一项类似于基建项目BOT模式(建设—经营—移交)的合作正在西安下属两个区级政府间进行,只不过,合约的内容并非修建单个基建项目,而是开发2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
本报获悉,这项合作的标的内容为名曰“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的共24.6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其位置位于临潼区西南,规划包括了若干景点、温泉酒店、星级酒店、商业地产以及住宅项目。合作期间,曲江新区将掌管土地管理和开发,13年后,曲江新区管委会退出,并将临潼度假区的所有管理职权全面交付临潼区人民政府。
而度假区所实现的“政绩”——GDP、招商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各项统计,也将被临潼区政府和曲江新区管委会“五五分成”。
在此前,曲江新区的土地运作和城市运营一直被当地视为成功案例,数年运营,曲江已经从地价不足30万元一亩,成为如今西安地价和房价最贵的区域。因此,这一合作也被当地称作“让有经验的来干”。
合作
临潼位于西安以东,历经周、秦、汉、唐,一直为京畿之地,因城东有临河,西有潼河,故名临潼。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和华清池,但在过去,这些景点却只能给当地带来一定的名声和景点门票收入。
西安市政府去年9月的一份文件显示,“为了加快临潼旅游业发展,使之成为我国和陕西、西安旅游产业的龙头”,决定由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临潼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以下简称“临潼度假区”)。
“共同建设”的实质是曲江新区获得了绝大部分管理权限和经济职能,临潼区政府仅仅负责其中极小部分集体土地的征收、拆迁、安置、补偿、上访工作,及部分社会行政和事务工作。本报获悉,西安曲江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曲江临潼度假区管委会”)为曲江新区管委会派出机构,将承担度假区内政府经济职能,管委会主任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元兼任。
3月31日,李元在电话中对本报表示,由于临潼和曲江的合作协议还没有签署,因此目前不便接受采访。
但是,合作内容已经得到了西安市委、市政府层面的认可。其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报呈西安市委送审稿称,“曲江新区管委会对临潼度假区的管理年限自双方签订协议日起计为13年,13年后,曲江新区管委会从临潼度假区退出,并将临潼度假区的所有管理职权全面交付临潼区人民政府,临潼区政府不承担曲江管委会在对临潼度假区实施13年管理权限期间内的建设经营所产生的债权和债务。”
这期间,所有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用,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全部承担,“土地出让金收入全部留归曲江新区管委会,用于临潼度假区的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土地管理和土地开发业务,由市国土局曲江新区分局负责。”
接近曲江新区人士对本报说,曲江已经开始了前期的规划和准备工作,“包括一些容易启动的项目,比如度假区内的温泉酒店改造,都已经在寻求合适的合作方开始商谈”。
一份曲江新区的工作计划称,2010年临潼度假区将“全面展开区内道路、温泉采供中心、生态水系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完成6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完成华清池—烽火台景区、温泉疗养教育区建设,全年计划完成投资60亿元”。
分成
一份投资平衡分析显示,临潼度假区开发总成本约182亿元,预期土地开发收入约180亿元,基本可以实现投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