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勇 实习记者 王飞 一边是年报行情的无限憧憬,一边却是股价的节节败退,曾在2009年走出全年行情的汽车股如今却成为鸡肋。
“虽然拥有平均仅为30倍不到的低市盈率,但汽车行业在2010年的业绩增长受到了普遍质疑。”上海某基金经理已开始减持旗下基金所持有的汽车股,“其实,对汽车股的低配策略目前被多数基金所认同。”
但反对的声音也言之凿凿。一些基金经理坚持认为汽车股良好业绩所带来的低市盈率能够保证该板块的投资价值,这让汽车股进入了半真半假的“低市盈率陷阱”。
机构低配
据大智慧行情系统统计,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汽车股整体跌幅达到11.78%,高于上证综指同期8.78%的跌幅。汽车板块中的不少个股明显弱于大盘,如中通客车、一汽轿车、长春一东、一汽夏利、江铃汽车、安凯客车、东风汽车等个股1月份跌幅均超过15%。
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策略部经理冯志远告诉本报,“从2009年四季度机构就已经对汽车股采取了动作,一直在减持。”而在这些机构里,基金占据了主要部分。
在2009年四季度末,泰达荷银旗下基金持有的机械设备仪表行业股票仓位就大幅下降了一成,其中汽车股成为主要减持品种,在三季度还是绝对重仓股的潍柴动力、上海汽车、福田汽车、一汽轿车都已经被减持一空。
“低配汽车股已经很多基金经理的共识。”据上海某券商研究所汽车行业研究员了解,就在最近的一两个月内,有很多基金经理决定降低持有汽车股的仓位,市场上也因此表现出这类股票集中下跌。
不过,汽车股被减持的同时,伴随着业绩大幅预增等利好消息的发布。
1月6日,上海汽车公告称预计2009年业绩将增长900%以上,每股收益超过1元。而其股价却在随后的三个交易周内大幅下挫22.96%,位列同期汽车股跌幅第一位。
而在更早前,长安汽车也遭遇类似尴尬。2009年11月11日,长安汽车发布集团重组公告,出乎意料的是机构却在当天集体抛售,五个机构席位组成最大抛售阵营,合计卖出4亿元,占长安汽车前一交易日成交的40%,最大卖出的机构净卖出达1.4亿元。
“这或许是机构减持的策略,在利好发布时减仓更容易。”上述汽车行业研究员认为,机构在利好发布时减仓可以理解,不过一些机构在市场明显不看好汽车股的同时依旧在看多,甚至认为有所谓的年报行情,不排除是在制造汽车股的“低市盈率陷阱”。
低市盈率陷阱
“近来坚持看好汽车股观点的主要依据是说汽车股业绩亮丽,即使股价较高,市盈率依然很低。”杭州一家大型私募基金经理告诉本报,“而且年报披露工作刚刚开始,而2009年汽车股普遍业绩增长明显,这就有了利好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