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半年报已经落下帷幕。60家基金公司、652只基金产品、半年亏损4400亿元。偏股型基金全军覆灭。平均计算,每家基金公司一天亏损4018万元,每只基金产品一日亏损额达370万元。这种亏损,不可谓不高速。
以一家小基金公司金元比联为例,1.5亿元的注册资本,3年下来就缩水近4100万元。是否真的有基金公司能做出如此让人费解的业绩?金元比联的表现证实了这一切都不是传言,金元比联很可能成为第一家规模跌至10亿以下的基金公司。
而巨额亏损下,149亿元的管理费用入账基金公司,更是引发市场一片哗然。,60家基金公司平均每家收入2.5亿元。基民亏钱,公司赚钱—基金公司的盈利模式再次遭到强烈质疑—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管理费用逆势上扬,销售渠道坐地分钱,在基金利益链灰幕的背后,基金公司究竟怎么了?基民4400亿元亏损是何原因?
“发行渠道宰基金,基金公司宰基民”。目前我国国内基金行业以公募为主,而公募的特色则为追求规模最大化而赚取利润。依靠管理费存活的盈利模式并不罕见。不断做大规模,不断发行新基金也就成为基金公司保持发展的主要策略之一。
股票型基金及指数型基金的不断增长,带来的则是其“与生俱来”的管理费用的增加。“管理费用是当天提的,管理费提法是每日计算,按月结算。没有任何的延后。这只是市场结构的变化。
基金公司为什么能够旱涝保收?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管理费作为基金公司几乎唯一的收入来源,只要规模增长,收入就能得到保证。相比数十万亿的全国居民存款,两万亿的基金理财工具实际上还是稀缺品。最近行情好转,股基首募规模又开始放大,便是基金产品资源稀缺的写照。
实际上,如果基金合同双方没有合理的责任义务约束,公司赚、基民亏的现状不可能自动好转。目前亟须制定完善的制度,并在基金合同中明确规定基金公司的责任,以约束基金公司的行为,扭转基民与基金公司之间倾斜的天平。
国泰基金单方面修改合同侵犯持有人权益
没有合理责任义务约束的结果是什么?对于国泰金马稳健回报这只基金的投资者来说,由于国泰基金单方面修改基金合同,通过人为拆分基金的方式,使得该基金的持有人三年来应有的分红在2008年以来的熊市当中日益缩水。
对于国泰金马稳健回报在招募说明书中所做的“手脚”,律师表示,基金公司单方修改合同是违约行为,基金合同的修改应当通过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基金公司不得单方修改合同,除非修改之后的合同条件更加有利于基金持有人。
上海证券理财1号巨亏 大唱独角戏“改剧本”
投资3年期将满,亏损44%,冀截至8月31日,上海证券理财1号净值0.556元。受持有人质疑的不仅仅是不好看的成绩,更有细心的持有者爆料,其保留的资料显示,上海证券去年下半年修改其网上公布的宣传资料,将产品发行时对风险的描述“抹去”。一位投资者表示,上海证券理财1号此前描述为低风险高收益产品是一种误导,她也一直认为这是一款追求本金安全的产品。她对删除行为及投资管理能力表示质疑。
私募发行规模创两年来新低
在这两年时间里,阳光私募却发展迅猛,近两年时间阳光私募的发行规模近450亿元。但8月份,阳光私募发行规模严重缩水,创下2008年后单月发行新低。有趣的是,统计发现,私募基金重仓162只股票,且已有85.8%跑赢大盘,两个月的时间带来14.45亿元的投资浮盈,投资收益率19.9%,跑赢同期大盘一倍有余。
在私募界牛人辈出,私募整体业绩表现不差的情况下,阳光私募发行规模骤然下降,似乎并不符合常理。这件事的后果,可能还有待后面的市场检验。
债基首现一日售罄 比例配售重出江湖
债券基金有史以来首次出现新基金一日售罄的盛况。华富强化回报发行首日即告售罄,募集份额达20亿。富国基金同时发布公告称,因发行首日申购金额超过30亿的规模上限,首只创新分级债基——富国汇利昨日提前结束募集,并将启动末日比例配售,而该基金原定募集终止日为9月10日。
华富强化回报债券基金之所以受热捧,一方面缘于弱市环境下投资者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封闭式债券基金在国内市场具有十分显著的稀缺性。封闭式运作的好处是,无需承担基金份额巨额申赎的压力,降低基金份额流动对基金净值的冲击,可以较大比例地投资于高收益债券并持有到期,从而获得较高收益。
(文/金融e路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