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11月15日晚间消息,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网站今日挂出“中服地块”第一轮投标结果,但这份《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核心区12宗土地第一阶段投标成绩》却犹如“天书”,只标明投标单位编号,名次和总得分,未公布单体名称;共203个单体参与角逐12宗地块。
换句话说,除了国土局规划委等相关部门,以及参与竞标的投标单位,外围人根本不知道编号是代表哪家企业,“对于没有参与招标的人来说只是一个天书,这样的信息公开还有必要吗”,有业内人士直言。
按照官方公布的招标办法,CBD核心区12宗土地的招标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规划设计方案投报,第二阶段为综合内容投报,即土地出让金的数额、付款进度等。据了解,评标满分100分,其中第一阶段的评标分值仅为20分。
按照招标要求,在8月2日,61家企业就各自提交了一份CBD核心区总体概念设计方案(北临光华路,南至建国路,西起东三环,东至针织路,总计超过23万平方米),以及超过200份CBD核心区单体建筑设计方案。
早在9月份,就有媒体表示,万通地产(6.57,0.00,0.00%)北京公司内部人士已经向记者证实,万通入围了北京CBD地区12块地的首轮招标,对此,无论是万通地产还是CBD管委会及招标评审组都没有否认。
如何解读这份“天书”?为什么首轮投标结果中不显示投标单位名称?新浪财经致电北京规划委、国土局但无人接听。(传超 发自北京)
回顾:政策敏感期热点地块两次入市 分割招标防地王再现
今年3月份,备受瞩目的中服地块入市,但竞争门槛超高,以至于被市场视为为远洋地产“量身定做”,竟然无人报价,延期一次后依然无人报价,最终被取消出让。此次重新出让,再次成为市场焦点。
8月2日,CBD核心区12块黄金地块入市,已经两度推迟入市的中服地块改头换面再度出现在出让土地行列。中服地块不仅被拆分成Z3、Z4、Z5、Z6等4块地,而且总规划建筑面积增加了25.3万平方米,密度都超过了10。体积变大变密,但竞价门槛却大大降低,甚至扩展到境内外企业。据悉,这12块黄金地块已经吸引了61家境内外企业参与竞标,其中大部分知名企业都瞄准了Z3、Z4、Z5、Z6地块。
有业内人士分析,CBD12块地的含金量使得它们极有可能造就一批地王,也许这是政策敏感时期,政府的顾虑所在。而接近北京市规委的人士表示,9月底“加强版”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也是评标放缓的另一个原因。“现在是调控的敏感时期,像这种热点地块的推出时机,需要尤其谨慎才行。”事实上,一旦第一轮结果公布,第二阶段的综合投标就要启动,一场关于价格的厮杀便要开场,那个时候的局势如何发展也许无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