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外贸十年倍增 先变增长方式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4月18日,商务部在广交会上首次发布《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到2030年要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目标。报告提出,未来十年中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内的总贸易额将达到5.3万亿美元左右,比当前增一倍,届时中国对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权和主导权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这一愿景,被解读为中国外贸的“十年倍增”规划。就外贸发展的规划本身而言,其激励色彩明显。目前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规模的外贸产业,在未来若能如期达到超过5万亿美元的规模,将不仅仅是数量的简单增长,更可能真正实现“由大而强”。可以说,中国实现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型,关键在此十年。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外贸持续呈不断发展之势,也越来越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诚然,从宏观经济逐渐纠正失衡的角度观察,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发力点是在内需市场,但这并不等于是否定外贸之于宏观经济的继续拉动作用。变化在于,外贸与内需之间须均衡发力,而不是过于依赖外贸,进而暴露出宏观经济的脆弱性。

  无疑,中国外贸仍旧需要战略性的大发展。只不过,由于种种条件发生变化,中国外贸不能停留于外贸大国的水平。只大不强,意味着数量虽大、质量却不高,意味着外贸形势繁荣的背后,很可能是出口效益不佳。从这个角度说,外贸“十年倍增”规划,不只是总贸易额的翻番,更包含着外贸质量大幅提升的含义。

  当然,要认识到的是,愿景虽美,实现却不易。这种不易,从中国外贸的现实困境中即可见一斑。从数量上看,中国早已跻身外贸大国行列,但外贸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尤其是增长方式上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择要言之,中国外贸的发展模式多注重数量扩张,规模与质量效益协调发展不够;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虽强,但核心竞争力差,特别是自主创新和市场营销能力较弱;企业国际营销能力不强,品牌建设严重落后;出口结构也存在问题,货物贸易规模大,服务贸易规模偏小。总体而言,如商务部一官员所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附加值,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及重要商品贸易的议价权等方面与贸易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外贸领域中的种种问题,有历史的因素。事物的发展自有一定的节奏与规律,不可能一蹴而就。且要肯定的是,中国外贸30多年的发展成就要远大于问题,这是确定无疑的。但从上述种种问题中,也要看到历史惯性对外贸“十年倍增”路线图的深刻影响。

  在此背景之下,欲实现外贸“十年倍增”愿景,首先须改变外贸增长方式——从思想认识,到具体政策制定,再到相关制度建设,都应作用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唯有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才能优化出口结构、赢得出口效益,才能保证中国外贸适应国际环境的考验,才能促进外贸与内需作为未来中国经济两个重要引擎的协调发展。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外贸发展新战略定位的确立与国际贸易环境越来越严苛之间的平衡。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一些经济体针对“中国制造”所挑起的贸易摩擦事件越来越多,这跟金融危机中的贸易保护行为增多有关,同时也与过去我们对出口的过度依赖密切相关,加上出口结构不尽合理,导致中国外贸的出口环境相对过去日益收紧。外贸“十年倍增”规划,必然绕不开出口环境这个现实难题。

  还值得一提的,是外贸发展新战略要与外贸政策相匹配,或者说,外贸政策要为外贸“十年倍增”愿景的实现起到积极作用。这意味着,改变增长方式,既要重视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又要保证外贸政策方向的明确性。如何确保中性贸易政策在未来的日子里拿捏得当,妥善执行,亦是另一个重要考验。

  归结而言,外贸“十年倍增”,还只是一个表象,其实质含义是中国外贸的由大而强。中国由一个外贸大国向一个外贸强国的转变,任重道远。显然,要想实现既定外贸战略目标,难题多多,不一而论,而种种难题中,又以改变增长方式最为迫切。以改变外贸增长方式来切入,也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契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经济观察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商务部否认中美就人民币汇率初步达成协议
下一篇:重庆特别房产消费税获批 买豪宅须缴税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政策法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修改《中
[政策法规]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
[经济动态]开启智慧之旅 0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首次
[经济动态]机构预测二三季度出口仍保持较强回升势
[经济动态]中国智库:人民币不需要升值
[经济动态]重庆尚未接到房产消费税批复
[经济动态]世界银行:中国碳减排有望达55%高于政府
[经济动态]调控新政冷却北京楼市 下半年房价或受大
[经济动态]撞线“万亿俱乐部” 广州聚力服务经济
[经济动态]四月,中美转圜
[经济动态]带宽大战启幕 中国电信重修建设计划
[经济动态]布局新加坡 中石化海外投资新版图
[经济动态]48亿保额首单林业险悬念 两大产险巨头鏖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