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工作在我省的开展和推广,可追溯至2005年。2005年5月,青海省首家专业从事清洁生产审计、培训及技术咨询服务的机构青海省清洁生产指导中心成立。
什么是“清洁生产”?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有关专家解释,顾名思义,清洁生产就是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那么,清洁生产又会带来怎样的收益?记者采访中看到这样一组数字:
青海制药厂:共实施清洁生产方案11项,实施方案投入资金168万元,取得经济效益为每年127.7万元;环境效益为年减排二氧化硫18.6吨、回收粉尘0.5吨、实现节水3.12万吨、节约燃煤2324吨。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铅业分公司:实施清洁生产方案59项,投入资金468.53万元,取得经济效益2110万元;环境效益方面,氧气厂放空处噪音由135分贝降至60分贝,达到标准规定65分贝以下;年节电105.5万度、回收粉尘40.7吨、节约润滑油300千克、节约燃油100吨。
化隆先奇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清洁生产方案28项,投入资金4461.9万元,取得经济效益2461.69万元;方案实施后,年节电2103.12万度、减排工业粉尘1916.83吨、减排氟化物1045.2吨。
业内人士指出,清洁生产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大措施,在当前我省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十分艰巨的形势下,清洁生产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青海省在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宣传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国际合作以及政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取得实效,有效促进了工业企业环境治理。
2005年,省经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青海省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2006年,西宁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部矿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锌业事业部)等5家企业被列入青海省第一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2007年,青海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青藏铁路公司(机务段)等18家企业被列入青海省第二批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企业名单。2008年11月,中欧亚洲投资计划“西部11省清洁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在我省正式启动,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为我省的项目执行机构。今年4月,青海明胶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青海互助青稞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青海省威斯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被列入2009年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名单。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以来至2008年年底,青海省已有23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中国铝业股份公司青海分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等16家企业已通过青海省环保部门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西部矿业(锌业事业部)、青海油田分公司格尔木炼油厂、青海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青藏铁路公司(机务段)等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所提出的清洁生产方案以后,每年节约用电7761万度,节约新鲜用水73.93万吨,节约燃煤2453吨以上,获经济效益达2.71亿元。环境效益也十分显著,二氧化硫减排量每年可达1310.68吨,二氧化碳减排量每年可达10231.5吨,工业粉(烟)尘排放量每年削减量达4239.29吨,氟化物减排量每年达1666.79吨,工业固体废物每年减排量达5.64万吨以上,回收物料每年达2677万吨。污水减排量每年达73.34万吨,年减排石油类37.93吨、化学需氧量78.30吨、氨氮20.8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