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湟中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以"调结构、建设施、做园区、育龙头、增收入"为工作主线,大力推进河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调结构,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使全县优质蚕豆、马铃薯、优质油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2.6万亩、15.3万亩和22万亩,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比例保持在75%以上。着力抓好"三线四带"蔬菜生产,新建5000吨蔬菜保鲜库和分拣、包装、交易基地,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蔬菜产量提高到24万吨,在西宁市场的占有率提高到33%。扩大畜牧业养殖规模,新建各类规模养殖场9个,培育各类规模养殖户210户。全县猪、牛、羊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54%和62%。
建设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争取实施拦隆口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加快盘道水库灌区一期工程,实施共和等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000栋。完成3个沼气养殖小区、"一池三改"4500户和上五庄等三镇人饮工程项目;硬化村道300公里,开工建设总寨至丹麻等4条公路工程;完成22所中小学校舍改造和群加等3所卫生院、20个村卫生室、2000座卫生厕所建设项目。
做园区,推进优势产业聚集。积极推进湟水源头绿色农业示范园区和西纳川现代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建设小南川万头奶牛养殖园区。依托多巴地区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以油籽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制品,加快建设食品加工园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立足于西宁市民消费需求的变化,重点抓好农事体验园区、苗木花卉园区、精细果蔬园区、休闲观光园区、食用菌生产园区"五大园区"建设。
育龙头,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力争到2010年将青海威思顿公司、万元工贸实业基地培育成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湟中弘大农副产品购销公司销售收入3亿元以上、仁杰粮油工贸公司销售收入6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提高农民专业化、规范化生产和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
打品牌,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围绕马铃薯、油菜、蚕豆、蔬菜、牛羊肉等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加强质量认证工作,加大包装推介力度,着力打造"湟中牌"农畜产品品牌。建成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核心区1个、推广区5个,新培育示范户500户;建成无公害牛奶生产示范核心区1个、推广区4个,新培育示范户400户。
促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积极引导农民以转让、转包、互换、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各乡镇建立不少于50亩的土地规模经营流转试点示范区,着力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专业组织和龙头企业集中,带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 (作者:陈元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