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保华 每年回收的现金不够支付借款利息,账面亏损已经超过万亿元,如何厘定政策性亏损久拖不决造成资产像冰棍一样还在不断缩水,曾经为化解风险而生的准政策性机构四大AMC(即华融、长城、东方、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如今自身正面临新的风险。
本报获悉,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正(下称信达)准备成立一个类似于信达投资集团的控股平台,剥离政策性亏损后,对信达债转股资产在内的优质资产和旗下机构进行整合并谋求上市。对于讨论已久的政策性亏损问题,信达将通过优质资产产生的利润逐步进行自我消化。
四大AMC的另外两家东方和华融在商业化转型方案提交后也已经开始胎动。但是这两家在财政部没有对政策性亏损的核销有个定论之前,信达作为AMC转型试点中资产质量最好的一家,此次金控抢跑并不具备代表性意义。
信达金控抢跑
据接近信达人士透露,信达正在准备打造一个金控平台,对信达管理的债转股等优质资产和信达旗下的机构进行整合并谋求上市。对于市场最为关心的政策性巨额亏损,信达将从这个平台上剥离到母公司,并以自身的利润逐步自我消化。
早在2006年,财政部向四家AMC下发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方案,这一方案对AMC转型后的定位为“现代金融服务企业”。信达自从2009年10月获批先行转型后,其具体转型方案经过多次修改,和财政部、央行、银监会反复沟通。
上述接近信达的人士透露,政策性亏损问题的解决方案非常复杂,涉及到特别国债的发行和全国人大的审议,而这些都是敏感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而四大AMC作为副部级机构,体制和组织架构还是承袭原来国有银行的老路子,这个既非政策性又非商业性的‘四不像’组织必然造成效率低下。在万亿亏损没有定论造成战略迷失、激励机制无法到位而引起人才大量流失后,AMC的转型已经刻不容缓。
一位AMC人士表示,四大AMC现在每年回收的现金早已不够支付利息,造成激励机制根本无法到位,“四大AMC的工作比银行程序化的工作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高得多,但是其待遇水平一般只有对应银行的一半,而且你还不知道能够干到哪一天。”
低薪和对发展前景的担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据悉,四大AMC中由于历史原因负债较重的一家,其高层人员在去年已经开始大量离职,转投正在大规模扩张的商业银行和合资资产管理公司。而其他三家的人才流失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