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糖价冲破7000元大关 糖果企业酝酿涨价纾减成本压力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01日 双击滚屏
     何天骄

  今年年初起,糖价步入涨价快车道。据CSI国内食糖现货价格指数显示,食糖现货价格从去年最低不到3000元/吨涨价到今年10月28日的7387元/吨,破7000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继“豆你玩”、“苹什么”后,“糖高宗”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也让以糖为主原料的企业成本压力剧增。

  天津龙康食品公司作为一家主要生产糖果、调味品的食品企业来说,糖在成本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现在不涨价是活不下去了。”总经理张茂强坦言,该企业从今年6月份开始涨价,涨幅约5%。但这很难抵消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事实上,不仅仅是糖,包括食用油、面粉、大米都出现了上涨,就连用于外包装的塑料也出现上涨。“本来企业担忧价格上涨会带来销量下降,现在也顾不了这么多了,涨价势在必行。”

  在10月30日中国国际甜食及休闲食品博览会上,几乎所有的国内参展企业都向《第一财经日报》表达了糖价上涨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苏州欧福是国内最大的蛋品生产商之一,企业为肯德基生产蛋挞的胚蛋黄,胚蛋黄主要成分是糖跟鸡蛋,各占原料的50%,而肯德基方面以合约为由多次拒绝了欧福提出的涨价提议,企业目前胚蛋黄产品已经处于亏本生产。

  不少受成本陡增影响的企业,都在涨价或在计划涨价中。一家糖果生产商华乐福公司的内部人士称:“雅克今年以来已经连续三次涨价了,每次涨幅10%,我们也打算从下个月开始提价10%。”

  国内食品企业的涨价似乎也间接影响到了外企。一家从事糖果类产品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本报,由于国内糖果价格上涨,间接带动了进口糖果的涨价,多家外企以国内糖果价格上涨为由向企业提出了涨价要求。

  除了涨价,一些企业也想方设法降低成本,龙康食品公司表示,由于糖价上涨,企业目前采用葡萄糖加蛋白糖搭配取代50%的白砂糖。每吨成本降低1300元。由于葡萄糖也在涨价,估计这种方法难成长远之计。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郑建仙称,目前国内食糖替代品主要有两种,一是使用糖精,一是使用糖浆,而糖精使用后甜味会不均匀,一些食品很难使用。糖浆原材料取自食糖,食糖在涨价,糖浆也在所难免,所以目前企业所有的替代办法都只是暂时的。

  据了解,我国食糖主产区主要有广西、广东、云南等地以及黑龙江、新疆等地。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高级工程师高绍川介绍,今年年初最大的食糖产区广西出现旱情,另一食糖产区云南连续三季干旱,导致甘蔗糖大量减产,而北方甜菜种植面积下滑也导致了甜菜糖减产很多。此外。今年7、8月的天气异常影响了国际上主要糖产区的产量。一些游资乘机进行炒作,多重因素推高了糖价连创新高。为了保证食糖的市场供应,稳定糖价,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于10月22日安排了2010~2011榨季第一批21万吨投放市场,但到了月底,食糖现货价格依旧突破每吨7000元大关。

  受益于糖价上涨,带动了制糖上市公司的股价大涨。南宁糖业(25.20,0.16,0.64%)(000911.SZ)和贵糖股份(000833.SZ)10月以来多次涨停。据贵糖股份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公司1~9月净利润6836.89万元,同比上涨582.23%;基本每股收益0.23元,同比上涨666.67%。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10省份火电企业全面亏损 节能减排再逼电价改革
下一篇:机构预测10月份CPI超4% 央行再次加息可能性增大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财政厅]财政宏观调控艺术日臻成熟 
[时政要闻]中美物价对比哪里生活更便宜 
[时政要闻]作协主席铁凝:积极看待“鲁奖”争议 
[时政要闻]教育部出“十招”治理择校乱收费
[时政要闻]坚持走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道路”
[时政要闻]上海世博局就中国馆为何未获奖等问题答
[时政要闻]探秘香港廉政公署:靠什么力量遏制贪腐
[时政要闻]梅永红任济宁市委副书记 原在科技部任职
[时政要闻]厅官空降地市当公安局长:重典治乱打破地
[时政要闻]如何遏制老百姓最痛恨的三类腐败 
[时政要闻]舆论失控: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时政要闻]时评:胡总书记“干货”说促各级干部“
[时政要闻]从“十二五”规划建议看中国方位:结构调
[时政要闻]告别“唯GDP”时代 政绩“指挥棒”挥出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