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玉 年初至今,相对于取得正回报的偏股型基金的稀缺,大部分债券基金实现正收益,债券基金加权平均收益率已经达到2%左右。不过,由于加息预期强烈,目前债市难言乐观,对投资者而言更多的是寻找结构性机会。
截至5月中旬,中证国债指数和中证金融债指数上涨均超过3%,中证企债指数上涨也超过2.5%,债券市场的良好收益也使债券基金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
债券型基金的销售市场也随之出现了一波比较小的热潮,据了解,目前不少债券型基金出现了净申购,而一些基金公司也在重新筹划发行债基产品。
但是在加息预期渐强,股市又深幅调整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债券的判断出现了分化。
今年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创下18个月以来新高,通胀压力趋大。
影响债券市场的最重要因素是基准利率变化,加息对于债券市场更是铁定的利空,当经济处于加息周期时,债券市场就出现熊市行情,自从我国加息预期渐强以来,机构投资者对于债券市场的描述一直都是“谨慎、再谨慎”。
近期,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但部分市场人士对由此产生的资金面的影响并不担心,北京一位基金公司债券型基金经理认为,虽然从中长期看,资金面、通胀因素对于债市都是坏消息,但在今年银行等债券的大买方机构对于债券的配置需求还是比较大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控制银行信贷投放,这样银行的多余资金或许会继续进入债市。
不过目前总体来说,大家对债市仍然保持谨慎的心态,研究人士认为,从宏观经济数据和政策方面看,债市目前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
虽然恰逢股市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深幅调整期,一些避险资金进入了债市,但投资者认为目前债市是结构性投资机会。
在我国利率进入上行通道,纯利率长久期债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上述基金公司人士比较关注受利率影响较小的信用债,他认为信用债的抗利率风险能力相对而言比较强,除此之外,他比较关注的还有可转债和新股申购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