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仇子明 3月15日,澄星股份(600078.SH)收于9.67元,公司董秘夏奕峰终于松了一口气。这样的现行股价让他不再担心增发股无人认购了。相较于拟定增发价7.89元,现行股价要高出23%。
澄星股份于2009年6月5日首次发布定向增发预案,12月19日重新调整方案。目前,该增发方案正在送审阶段,有待证监会核准。但各路基金、私募已经闻风而动,纷纷赴公司实地调研,并表示愿意认购。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9年6月,澄星股份定向增发方案首次出炉的时候,以中金公司为代表的券商研究报告集体冷对,一致给予“中性”评级。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中金公司始终唱空,但其它券商却纷纷倒戈。10月27日,澄星股份三季报发布后,中金公司再度发布研究报告,继续给予“中性”评级,但随后,凯基证券、华泰证券、天相顾投纷纷发表报告,给予“增持”或者“推荐”评级。
前后反差之大令人生疑。记者多方采访到,此次多家机构计划借增发之际,抢得公司的股权,一方面是基于磷化工行业基本面的回暖,以及公司的基本面转好;但更重要的是,市场热钱其实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瞄准的是公司有可能进军的新能源领域——磷酸铁锂。
如果确实有磷酸铁锂项目,澄星股份就不再仅仅是一只化工股了,它将跻身成为“新能源概念股”。正因为如此,众多机构表现了对它的“偏爱”。但是直至现在,没有任何公开资料表明,公司已经在开发或者准备开发磷酸铁锂项目。
中金5次“唱空” 其他券商由空转多
2009年6月9日,澄星股份定向增发方案首次出炉:拟定向增发3000万至1.5亿股,拟定增发价约为7元/股,计划募资不超过10亿元。
当日,中金公司表报告,称对澄星股份维持“中性评级”。在随后的7个月内,中金公司连续发布了5份研究报告,表示对澄星股份的“不看好”,唱空的力度和频度为各路券商研究报告之最。
但是2009年10月27日,当中金公司再度唱空时落了单。当天,国联证券研究员茅玉峰选择了与中金唱“对台戏”。茅玉峰在实地调研澄星股份后,以《循环经济成本优势显现,公司景气回升》为题,发布研究报告,给予公司“推荐”评级。他看好的理由有三:一,公司积极推进“磷电矿一体化”的战略;二,市场回暖,黄磷及磷酸价格逐步提高;三,循环经济和磷电一体化建设将降低公司生产成本。
以茅玉峰为代表的“唱多”研报发布后,天相投顾、华泰证券、长江证券亦先后发布研报,看好理由与国联证券相似。而在二级市场上,澄星股份的股价以10月30日的放量涨停为标志,至12月21日公司发布修订版增发公告,股价已经突破8元。2010年2月3日,盘中最高价一度冲至11.05元。较之2009年9月29的盘中最低价6.10元,涨幅最高时超过80%。
截至3月15日,澄星股份收于9.67元,比修订后的拟增发价7.89元,高出近23%。
“我想,现行股价对于有意向认购我们增发股的机构或个人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澄星股份董秘夏奕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