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家乐福对价签门危机置若罔闻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26日 双击滚屏
      中广网北京1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家乐福遭遇“价签门”,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却置若罔闻;面对媒体、公众指责无动于衷,价签戏法儿继续不断上演。消费者质疑:为什么国外好孩子到中国就“变脸”?近年来,一些商家频频打“擦边球”的背后,企业的“违法机会成本”越来降低,值得警惕。

  关于 “家乐福价格门”事件和乱像成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进行了全天的追踪观察、评论。在晚间18时的《央广财经观察》中,主持人刘倩与编辑思远,就全天追踪的结果给出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认为“企业“违法机会成本”不断降低值得警惕。

  主持人:你在对全天节目的资料整理的过程中,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编辑:看了各档节目、各行的专家对事情的剖析,很显然:一、大家对于家乐福无回应的做法,无论是什么理由,还是不能接受的,同时对于价签问题的继续存在,表示质疑。二、通过这么多天的节目,大家对其背后原因认知主要集中在两点:

  1.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的盈利成本方面压力大。

  2.企业内部的管控体系出现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今天13点刘戈评论员分析值得参考,如果“价签门”是家乐福内部统一的营销部署。按理说,应该有一套挽救危机的公关方法和说辞,现在家乐福的公关失语、后续处置并未跟上。确实,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管控体系的问题暴露无疑。

  主持人:你觉得节目中已经谈到的原因之外,你有什么样的观察?

  编辑: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机会成本。这里,看到另一个延伸概念,叫“违法机会成本”,一句话,可以理解为“违法或者过错行为带来收益的同时,可能会带来的惩罚和损失的价值”。我想他的计算公式应该是:违法行为可能面临的最高处罚、带来的最大损失(物质与非物质)乘以发生的概率。

  至于家乐福的价签门,是不是出于某种动机和压力,在这样一种违法成本的权衡下做出的,在家乐福正式回应前,媒体无法评论。但是确实这两年以来,很多企业,尤其是消费领域的企业出于内外部压力,打“擦边球”的投诉越来越多。有人质疑企业“守法成本”(税收、遵守规定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越来越高,“违法成本”和“违法机会成本”越来越低(从查处的数量、概率、处罚力度)。这样的说法和现象,应该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

  主持人:违法机会成本的减少的原因和解决之道是什么?

  编辑:一、企业间的博弈失衡,压力变大,比如进场费从7%-40%,高“进场费”下的成本转嫁,无论是合法的还是违法的形式。

  二、让人无奈的多头管理的混乱。消费者投诉无门,工商消协好像都管,但又貌似效果都不太给力;企业也有怨言,曾经由企业这样对我说“企业和行业就好比是孩子,很多时候孩子有问题,没出息时候没人管;孩子有出息了,有好处了一夜之间冒出一堆家长来。”企业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的。

  三、无法形成合力的消费群体,单个诉讼标的小,消费者分散,打一个官司、维一次权的机会成本太高。官司是赢是输,其实消费者都输了。

  四、惩戒制度的模糊,企业违法被纠正的概率低,惩罚的力度小等等。

  那么如何解决呢?

  一、法律层面:一是要加强行业性立法的明确性和惩戒力度。二是要改善民生性法律的操作性,简化操作流程和索赔程序,强化执行程序。

  二、主管部门的主被动管理模式相结合:被动的方法是,受到举报后,进行纠正和惩戒;主动的方法是,主动监管和加强信用评级的发布等。

  三、继续加强舆论和其他渠道的有效监督,家乐福事件就是一个好例子。媒体现在都很关注这个事儿,这不仅仅是给家乐福一个警钟,也是给其他超市企业甚至行业外的企业一个警钟。

  主持人:“价签门”事件网络上的讨论已经是愈发热烈,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说“国外的好孩子一到中国就变脸”,这样的说法怎么看?

  编辑:我倒认为不应该说是谁变脸的问题。从经济学原理上说,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和资本本质的“脸”就是盈利,当然随着社会文明和商业规则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的被赋予“企业责任”甚至是“企业公民责任”这样的义务。但是,一旦业内竞争和环境缩紧,在盈利和生存的压力面前,内部管控和外部监管的压力不到位,出现问题并不奇怪。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国国债将首次在日面向个人发售
下一篇:沃尔玛被指效仿家乐福盘剥供应商 进场费翻数倍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关于对所得
[政策法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
[国税局]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贯彻到各项
[技术创新]电网调度自动化两项科技项目通过鉴定 
[技术创新]我国重型商用车自动变速器技术取得重大
[时政要闻]宁夏一次性采购25辆奥迪A6 回应称符合有
[时政要闻]外媒称中国将建全球最大城市 面积是大伦
[时政要闻]总理接访给各级领导上了一堂什么课
[时政要闻]广州将公款出国纳入廉政系统进行监管
[时政要闻]宁夏“乌龙局长”高云山受贿203万一审获
[时政要闻]华东62城市推优待军属新政 助家属就业子
[时政要闻]煤监局:煤矿井下救生舱额定防护时间不
[时政要闻]由此,王锡锌建议对“三公消费”(公款吃
[时政要闻]公务招待恶性发展 被指吃得“违反生理规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