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西宁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城市群众业余时间可以观看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广场及社区文艺演出,还可以去电子阅览室查阅最新的资料。农村群众可以观看有线电视、收听广播、去农家书屋看书。近年来,我市一手抓城市文化建设,一手抓农村文化建设,初步构建了以“城市文化设施+区县文化场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主要内容、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城乡群众共享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据悉,近年来,我市通过争取国家投资、省市财政投入和自筹等方式,加大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先后落实南山发射台迁址、文化产业大厦和精品剧目打造等项目,项目资金达8000余万元。完成市图书馆、市文物库房、沈那遗址公园等一批项目的前期工作,使全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日益加快。同时,我市的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我市争取到220余万元的区县文化馆和130余万元的市属三县乡镇文化站资金配套项目,并通过有线电视整体转换、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配送等为民办实事工程,使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改善,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近几年,我市不断扩展延伸城乡文化网络,各级文化单位通过开展文化下乡、文化对口帮扶和创建民间艺术之乡、特色文化村和农家文化大院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了农村文化基础网络。我市先后建成大通县、湟中县和湟源县3个“民间艺术之乡”。目前,全市各乡镇基本形成了以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活动室为重点的群众文化网络,以乡村图书室、中小学校读书室为网点的图书网络,以乡村社火、刺绣和皮影戏等为主体的民间文化娱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