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中国石膏板遭遇美国诉讼 涉及上百家建材企业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百余企业面临11亿美元索赔

  朱琳 王洁

  这一系列的诉讼,或将涉及中国上百家建材企业。

  2006年,在特里娜飓风灾后,美国大量房屋面临重建,急需要大量建材,中国超过100家建材企业向美国出口了大量石膏板。但随后,这些房屋出现了臭味以及腐蚀管道的现象。

  2008年至今,已有3000多个投诉指向这些房屋的建造商、建材供应商等。其中,就包括中国的上百家建材企业。

  2010年4月初,美国联邦法院作出第一例判决,曾在2006年向美国出口石膏板的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企业北新建材(12.68,0.20,1.60%),须向7位美国消费者赔偿260万美元。在此前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听证中,中方均已败诉,6月,第三轮听证即将进行。

  “这是我们正在进行的调查成本最高、波及范围最广的纠纷。”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信息和公共事务办公室主任Scott Wolfson称。

  “我们也在密切关注这个事情。”中国建材集团企业管理部副经理张健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个判决,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国家质检总局已要求我们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一些调查。但目前的质量监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我们也没有接到任何质量问题的报告。”

  美国方面的调查也并未给出确切的结论。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公布的检测报告称,有问题的中国石膏板和美国受害家庭的电器腐蚀现象“有关联”,但是有害物质含量指标是比较低的,并没有超出美国的石膏板产品标准规范。

  尽管如此,拥有问题房屋的美国消费者的投诉,还是会引发进一步的诉讼。参照上述两个案件的赔偿标准,中国建材企业遭遇的索赔金额可能会高达11亿美元。

  对中国建材企业未来在美发展来说,这将是又一个壁垒。

  飓风后的出口

  由于2005年特里娜飓风和Wilma飓风的影响,美国东南部地区的居民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重建家园。由于当地建材缺乏,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美国的建筑商便开始从美国以外采购了大量的石膏板,其中就包括了大量中国制造的石膏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06年,共有100多家中国公司制造的石膏板出口到美国。其中,出口数量较大的制造商包括北新建材股份公司、可耐福石膏板(天津)公司等。当年,北新建材股份出口到美国的美制石膏板,约为1600万平方米。

  但新屋落成不久后,灾后新建房屋的业主们开始投诉电线和空调等金属部件出现腐蚀,还有人抱怨有臭鸡蛋的味道,并出现眼睛和皮肤刺痛、咳嗽等健康问题。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调查:该委员会花费了超过500万美元,调查问题石膏板的化学特性以及贸易链条,并发布了相关的确认资料和修补建议,以协助受影响的业主解决问题。

  不过,目前对这些房屋出现的问题,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至今还没有十分明确的解释。

  漫长的诉讼

  但诉讼已经开始。

  目前,多个美国业主向和中国石膏板相关的房屋建造商、建筑商、安装商、中介、供应商、进口商、出口商、经销商以及制造商提出诉讼。这些诉讼在2009年6月19日被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东部区的地区法院合并为一项跨地区综合诉讼案。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东部地区法院宣布,它将会率先开始庭审从而能够听取多位业主代表的意见,以推动数月以来案件审理的进展。目前已有两个案子得到聆讯和判定。

  第一起诉讼,涉及弗吉尼亚州的7户业主,该案的被告方是北新建材股份旗下的泰山石膏有限责任公司。最终,对泰山的判决是赔偿260万美元。法庭文件显示,2009年8月3日,原告得到法院通知,起诉书已经通过海牙公约体系传递至泰山。

  “我们公司一开始对这个事情很重视。”北新建材董事常张利表示,北新建材于2009年上半年因此成立了应对小组,向一些国内外律师征询了意见,但泰山石膏并未收到美国法院送达的上述文件,最终,北新建材没有派人前往美国正面处理法院的诉讼事务。

  第二起诉讼,涉及的是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附近的一户人家,该户使用的是天津可耐福的石膏板。可耐福为自己进行了辩护,最终,法庭作出的判决是赔偿16.4万美元。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数月,这样的判决还将接踵而至。最终,事件将波及与该事件相关的所有中国制造商和其他在石膏板产业供应链上的相关公司。

  “他们根据当时进口石膏板的记录,对当时出口石膏板的所有中国相关企业都提起了诉讼,不光是我们一家。我们正在密切关注,这个事情对我们影响不大,我们的产品没有问题。”常张利表示。目前,北新建材产品的出口额占其总收入的2%左右。

  北新建材“喊冤”

  尽管影响不大,但遭遇诉讼的中国企业并不愿意背黑锅。

  一位北新建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绝对不存在质量问题。我们销往美国的石膏板,是按照美国采购商的要求来生产的,也要符合美国ASTM的相关标准,不然怎么可能出口?”当时,美方检测报告表明,中国石膏板产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都符合现有的美国石膏板和建筑空气质量等相关标准的明确要求。

  据本报记者了解,中国的石膏板生产技术,经过近30年发展,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使用过程中从未出现“硫污染”损害人身体健康或造成财产损失的问题。

  2006年以来,中国石膏制品出口呈现大幅提升,出口国家不仅涉及美国,更遍布在中东、亚洲、欧洲、东南亚、非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上述北新建材人士对本报记者称,其2006年的出口产品,迄今为止,除美国之外,并没有收到任何世界其它地区关于该批次产品出现问题的投诉和反映。

  “房屋修建涉及到多种建材,美国权威部门已经认定,不能证明此类产品不合美国当时有效的质量标准,所以我们不太理解,诉讼为什么把污染归因于中国产的石膏板。”上述人士表示。

  这位人士强调说,房屋出现问题原因复杂,跟产品本身、使用的环境、使用的方式、建造方式都可能有关系,并不能简单归结于石膏板产品本身。

  这场纠纷中,中方企业认为最“受伤”的地方在于,美方既然提起诉讼,就应按照法律规范层层推进,行业链条中各环节,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建筑商、石膏板销售商、石膏板进口商以及石膏板生产商和原料供应商等,都应承担其责任。“但美方却跳过中间各环节,直指中国制造商,这种行为值得商榷。”一位业内专家对本报记者称。

  贸易保护阴霾

  在这位业内专家看来,这起纠纷背后仍然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阴霾。

  在其看来,中国已连续多年保持世界建材出口大国地位,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发达国家一直对建材产品设立种种贸易壁垒,对在当地市场拥有绝对优势份额的中国建材产品,一直采取各种方式予以打压。

  面对美国法院的判决,中国建材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如果这些企业在美国没有业务,又拒绝赔偿,那么美国联邦法院的判决,也很难得到执行。”汉卓律师事务所国际部首席律师常成对记者称。

  不过,如果被判罚企业不交赔偿金的话,其未来若在美国开展业务,任何资产都可能被剥夺。此前,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曾表示,集团计划稳步推进海外的业务。

  “企业也许可以换一个名义在美国开展业务,不过两个企业如果被发现有关联的话,还是有一定风险的。”常成表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
上一篇:欧洲议会主席称未考虑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下一篇:新疆资源税改革方案将公布 中石油税负将增6倍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
[政策法规]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重新发布中
[政策法规]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矿
[政策法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招标师职业水平
[时政要闻]日执政联盟解体 民调称半数民众认为鸠山
[时政要闻]山西掀起煤焦反腐运动 两年1590名贪官“
[时政要闻]五问农产品涨价——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
[时政要闻]十二五或推工资增长政策 中央正密集调研
[时政要闻]外交部公共外交处升格办公室 凸显中国外
[时政要闻]文强悔过书怪组织多年不提拔 仕途踏步导
[时政要闻]公安部部署六一安保 要求各地落实学校幼
[时政要闻]中山市长李启红涉嫌严重经济违纪被查 
[时政要闻]刑讯逼供取证不作定案根据 
[时政要闻]深圳特区扩容获国家批准 启动关内外一体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