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色降临,位于青海省会西宁市内最大的广场——新宁广场都会灯火通明,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广场的许多灯柱上方多了一样东西——太阳能光伏板,这是青海利用太阳能、节省电力资源的一个实例。太阳能产业已成为青海省节能减排的生力军,正是缘于省政协委员的多方呼吁。
青海省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全省年日照时数在2500—3650小时之间,年均日照率60%~80%,全年接收的太阳能折合标煤1623亿吨,合电量360万亿千瓦时,相当于龙羊峡电站年发电量的6万倍。如何利用好太阳能资源,走出全新的节能减排之路,成为近年来省政协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委员通过提案、发言提出许多建议,呼吁尽快出台相应扶持太阳能应用的政策措施等政策。
青海省政府相关部门对委员建议高度重视,决定在“十一五”期间,积极培育高科技支柱产业,而光伏行业就是高科技支柱产业中的重要一员。目前,光伏新能源行业正在逐渐培育成全省一大新型产业。
目前,青海农牧区的112个无电乡全部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解决了908个无电村农牧民的生活用电,覆盖农牧民人口50多万,占全省1/7的人口靠太阳能告别无电时代。省会西宁已试验建成太阳能路灯系统,城乡太阳能热水器开始广泛应用,农牧区畜用暖棚、太阳能民宅暖房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特约记者赵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