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门源回族自治县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通过资源整合、扩能改造等措施积蓄能量,加大对资源型工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为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奠定了基础。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5亿元,增长0.6%。
该县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全年共实施工业项目15项,总投资17.83亿元。至年底,宁缠矿区各矿业主已达成整合协议。瓜拉一矿、人头沟煤矿开展了恢复生产前的维修改造等工作,铁迈煤矿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巨源公司仙米45万吨煤矿进入矿井建设阶段。海鑫公司松树南沟岩金矿完成整改并投入试生产,投资5600万元的浪力克铜矿、银灿铜矿和红沟萤石矿即将投产,投资8000万元的松树南沟脑铜铅矿30万吨选矿厂开展了地质测绘、可研编制、土地征用等前期工作。同时,加大部分企业的技改力度,促进资源型工业扩量增效。至年底,托源电站投产发电,建成了梅花、麻当、地久电站,江源电站进入机电设备安装阶段,开工建设了投资9.96亿元的石头峡水电站。祁连山农牧生态开发公司建成了3000吨鲜奶加工生产线,三福粮油公司晋升为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些项目的实施,为该县工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该县把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扩张工业经济总量的突破口,坚决兑现、落实优惠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投资领域,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着力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全方位、高效、便捷的服务。至年底,全县个体私营经济总户数达到4170户,从业人员达到1.3万人,注册资金2.4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为27.7%。 (作者:张海旺 李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