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玉 经过了今年1月份以来的下跌,上证指数目前仍然持续在3000点附近震荡。2月25日上午A股个股普涨,在金融地产等权重股的齐齐发力下,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涨31.36点,,延续了前日指数尾盘回升的态势。
近日一些公募和私募基金已经在少量加仓,但据了解,在对今年政策不明确预期下,公私募基本都是走一步看一步,操作上目前并没有大的动作出现,对于股指,机构投资者的向下预期也仍然存在。
25日上午,上涨最多的板块依然是西藏板块,其次是横琴新区,这两个板块都属于区域经济振兴概念。
虽然上涨幅度已经比较大,但区域经济概念仍然被一些基金经理认为是今年不多的比较明确的机会之一。
自2009年起,我国先后批准了珠三角、海西经济区、中部地区、辽宁、关中-天水、横琴、黄河三角洲、海南旅游岛等11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这几乎是之前几年的总和,所涉及的地区范围也波及大半个中国。
关注政策的基金经理们去年就已潜伏多个区域经济板块,西藏、安徽、海南等区域经济概念的个股更是此起彼伏。
据了解,虽然有些区域板块的个股已经被炒作较高,并且炒作时间也已久,但一些基金经理仍然在其中寻找机会。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认为区域经济概念虽然并不是今年最重要的投资机会,但明显交易机会存在。这位先后多次参与过皖维高新、西藏发展、海南高速、新疆城建等股票的基金经理从区域经济概念上也已经获益很多。
不过在公募基金经理的眼中,无论是什么概念什么主题,最终都要体现在个股的业绩上,因此不少公募基金经理对今年A股市场机会的诠释是“个股机会”。
在政策的灵活性导向下,基金经理对政策很难有明确的预期,行业和上市公司业绩成为了基金经理寻求明确预期的重点。
“在宏观经济上,我比较关注CPI和出口,但我研究的重点不会脱离个股。”北京一位基金经理称。
这位公募基金经理长期看好的是消费类股票,在去年四季度末这位基金经理的前十大重仓股中还有不少金融股,但在今年前两个月他已经对配置进行了不小的调整,调整的方向之一就是消费类品种。
家电、品牌服装、商贸百货和一些大众食品类个股都是这位基金经理的偏爱,上述基金经理认为不少消费类行业经过10多年的整合和充分竞争,目前行业集中度已经比较高,经济的转型,金融危机的促进,再加上行业本身的增速,消费类品种趋势肯定不可逆转。
上述基金经理认为今年A股的机会就是结构性机会,对于今年机会捕捉的难度肯定要比去年难很多,从行业来看其主要会关注两类行业,一类是终端消费品,还有一类就是低碳等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