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邬琼 自去年12月30日起至今年3月,香港地产大佬新鸿基地产先后在佛山及广州两地先后拿下广佛两地三个旧改项目,总占地面积达81万平米,前期土地总投入超过90亿元人民币。
新鸿基方面对本报表示,目前新鸿基地产目前对其内地与香港地产业务的比重指标已作出修正,不再对内地地产业务占集团业务的比重做具体要求。
“集团看好内地房地产的增长潜力,期待内地地产业务能为新鸿基带来更多的盈利。”新鸿基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苏仲强说。
在广东省寻求以“旧改”为突破点,提升城镇土地集约化利用的背景之下,此前对内地日益高涨的地价颇为忌惮的新鸿基地产悄然将自己内地地产业务的重心调整至广佛地区的旧改项目。
便利的旧改
新鸿基地产于2007年首次介入广东旧改。当年9月,富力地产及合景泰富以46亿元的价格拍得广州首个村中村改造项目——猎德村改造项目。随后两家开发商向外界表示,猎德村项目引入新鸿基地产作为合作方开发该项目,三方投资比例各占1/3。
亦在同年9月,新鸿基还与深圳龙岗区政府签约表示将投资建设布吉、坂田、龙岗三个街道的4个旧改项目,当时预计总建筑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投资将达近50亿元。
但新鸿基进入广东旧改并非一帆风顺,其介入广州猎德项目后,相关规划迟迟未被批准,时至去年10月,广州市规划局方才在其网站上公示获批后的规划方案。新鸿基方面表示,在三方合作中,新鸿基负责商场部分的开发,但此部分项目要在亚运会后方能动工,同时,新鸿基方面亦表示,公司已经退出深圳旧改项目。
即便如此,新鸿基似乎依然痴心广东相关旧改项目。自去年12月底和今年2月,新鸿基先后拿下佛山市禅城区澜石旧城改造项目一、二期地块后,今年3月,新鸿基又与广州市林和村达成协议,拿下该村6万平米的城中村改造项目。
针对为何新鸿基更看中广佛两地的旧改项目的提问,新鸿基方面仅表示,广佛两地的旧改操作相对便利。新鸿基并未回答广佛两地旧改与深圳旧改的差别,但珠江恒昌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世鸿认为,在旧改方面,政策的支持力度更大,广佛两地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策略。
何世鸿认为,一方面广佛两地小产权房问题并不突出;另一方面,在征地拆迁补偿方面给予了更为灵活的措施,允许村通过各种方式自主进行改造,并在落实相关回迁房产权政策上予以便利。此外,何世鸿认为,开发商在介入城中村改造后并不需要直接进行与村民的拆迁沟通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他们无须面对复杂的拆迁争议。
新鸿基正是在此基础上与广州市林和村村委就达成相关改造协议的,即新鸿基通过与林和村村委达成协议直接参与林和村旧城改造工作。据新鸿基展(中国)有限公司华南区总经理黄少媚表示,目前林和村的相关拆迁方案有林和村村委与新鸿基方面共同制定,但相关拆迁工作则由双方共同完成。
据本报了解,目前林和村委已经成立的相关拆迁办,负责拆迁及拆迁协调工作,但并未有新鸿基方面参与到相关的协调工作当中。有林和村村民对本报表示,新鸿基方面可能要等拆迁户逐步迁出之后,方才以拆迁方的方式介入拆迁工作。
艰难的旧改
3月17日,新鸿基方面公布了林和村改造的相关方案,整个规划方案规划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其中回迁房21万平方米,商品房及公寓10万平方米。
黄少媚对本报表示,在该规划方案中涉及回迁房部分包含一栋写字楼,以及多栋村民回迁住房。写字楼经营权将有林和村和新鸿基共同持有。但黄少媚同时表示
目前林和村改造规划方案尚未上报广州市规划局,具体项目规划亦未完全确定。而在城中村改造项目的股权方面,据本报了解,双方已合作的方式进行林和村旧改,其中新鸿基方面占旧改项目70%的股权。
黄少媚称,新鸿基方面提供的相关规划方案获得了林和村村委全票通过,其规划及补偿方案亦获得林和村90%以上的村名签字认可,相关拆迁工作将于4月展开,并于7月结束。
但事实并非像想象中的顺利。有林和村村民对本报透露,林和村旧城改造方案分临迁费和回迁房两个部分。大多数村民对回迁房并未有太多意见,但是在临迁费问题上,村民们认为收到了不公平的处理。
据了解,临迁费是指在拆迁过程当中,用于村民临时安置的费用,村民领取该项费用后自行解决拆迁期间的居住问题。该村民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他们所看到
临迁费补偿方案是:按合法建筑面积每月26元/平米的临迁补偿,其认为此项补偿不能令大多数村民满意。
“100平米的自建房才每月拿到2600元的补偿根本没法在附近租到房子。”该村民对本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