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申兴 由于对市场的判断失误以及踏错节奏,“进可攻退可守”的建仓期优势并未成为所有次新基金的“护身符”。统计显示,自2009年8月4日上证综指从3478.01的阶段高点震荡下跌以来,上证综指最低见2639.76点,跌幅超过800点。
截至今年3月3日,上证综指收于3097.01点,仍未能收复失地。与此相对应的是,2009年7月-8月宣告成立至今刚刚度过6个月建仓期的次新股票基金,在近达半年的市场震荡走势中,业绩分化非常明显,业绩排名首尾相差超过25个百分点,基金经理对市场的择时和选股能力得到市场检验。
次新基金业绩悬殊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3月2日,去年7-8月份宣告成立的多只次新股票基金中,获得正收益的基金仅2只,其余8只基金均跌破1元面值,其中成立于2009年8月26日的信诚优胜精选基金以6.20%的总回报率遥遥领先,表现最差的一只次新基金成立以来回报为-19.70%。
分析人士指出,造成新基金表现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对大盘判断失误,造成建仓缓慢或盲目快速建仓;其次是踏错节奏,发现对大盘判断失误后快速建仓或减仓。
相反,如果把握好市场节奏则得到丰厚的回报。业内人士表示,次新基金长达6个月的建仓期为其在市场震荡中赢得了相对主动的局面。如信诚优胜精选这些表现较为突出的次新基金,成立初期都采取了稳健建仓策略,有效规避了当时市场的普跌,而市场转好后又顺势一路对重点投资目标加仓,并成功把握住了市场热点。
投资关键词是“调结构”
当然,除了市场因素、产品因素等客观因素外,基金经理的选股能力也是关键。
对于今年市场的走势判断,信诚基金首席投资官黄小坚认为今年市场将总体上维持震荡格局,“也就是说不会暴涨暴跌,不会有太多趋势性的机会,主要是结构性机会,如有的行业和个股的机会将较多,特别是中央今年强调的经济结构调整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孕育新的投资机会。”
黄小坚表示,今年整个投资环境大体体现在“经济复苏和政策收紧”这对跷跷板的拉锯上,“如果经济复苏好于预期,那么中央将会收紧政策;而经济复苏如果逊于预期,那么中央就会放慢政策收紧步伐。”
在选股策略上,黄小坚表示,将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但今年将侧重“自下而上”,“这两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市场基本上能反映出国民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变化,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当然要从经济的变化上去寻找我们的投资机会。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会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发展很快,自下而上的投资会带给你很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