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秋凤 “这是小镇十年来最热闹的一次聚会。”在墨尔本的阳光下,5月9日,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奥尔博瑞DSI工厂翠绿的草坪变成了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嘉年华游乐场,在写着“Welcome to Geely——吉利欢迎你”的条幅旁,工程师哈维正抱着3岁的小儿子排队等待领取吉利车模,妻子艾丽则带着大女儿在碰碰车区玩得不亦乐乎。
和哈维一家一样,包括DSI员工、家属在内的700多人很享受这样的久违热闹。
中国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也很享受。几个小时前,收购DSI一周年的董事会上,各种数据报表显示,收购一年来,DSI已经止住亏损。新的董事会成员任命,加大研发投入的决定让每一个董事都信心满满。尤其DSI即将开始的大规模中国投产和新的管理层激励计划已经让那些“外国人”对DSI的未来充满期待。
但这些早就既定好的计划并不是李书福最关注的,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文化融合之旅。他更在意这场以“文化融合”为前提,结合中西文化特点精心策划的“吉利日”能否达到预期。
相比2006年收购英国锰铜控股公司(MBH)23%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全资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是李书福探路全球化的真正开始。与此时李书福进行的更大计划——收购全球知名豪华车沃尔沃汽车相比,这只是一次难得的试水战。
也因此,李书福收购DSI一年考,是吉利全球化的一年考,更是收购沃尔沃大考的首场预演。
DSI重生
作为全球第二大独立自动变速器公司,澳大利亚DSI自动变速器公司拥有80多年的悠久历史,长期为福特、双龙等企业提供变速器配套服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因下游厂家破产和产能萎缩破产,2009年3月,吉利全资收购DSI,并于当年6月15日完成了资产交割。此后,吉利开始着手整合DSI并在国内开始筹建子公司合作生产DSI最新产品。
总经理迈克对于过去一年的发展感慨颇多,其间经历了4速自动变速器工程师流失的事件。“还好,我们的重点是新技术,是6速自动变速器。现在,DSI的生产已经恢复,研发中心注资扩大,而且我们还新开动了一个全新的前驱6速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年产将达到12万辆。”
当然,刚刚召开的董事会更让迈克兴奋。一方面,由于过去一年日常工作主持出色,在此次进行的一周年董事会上,迈克被任命为新的董事会成员。这样一来,DSI的董事会成员变为8人,5个来自中国,3个来自本地。而且,经过一年的运行,吉利此番正式公布了管理层激励制度,“我们干起来更带劲了。”
另一方面,董事会上,DSI未来的发展计划也让迈克觉得“DSI已经重生,并且有了美好的前景”。
实际上,迈克口中“DSI未来发展计划”是李书福为DSI发展开出的两剂药方。DSI本部负责产品研发,除了既有产品的继续生产,给福特、双龙等进行本地配套,保持原有客户需求,新产品亦建立生产线,小批量生产。上述提及的前驱6速自动变速器生产线就是最新研发的成果。只是这个12万辆小批量的数据,对于DSI来说已经是大数目。
在产品研发规划中,目前国际先进的7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也囊括其中。参观了DSI位于墨尔本研发中心的中国机械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表示,“DSI有很强的自动变速器研发能力,一旦吉利继续增加研发投入,未来会有更好的前景。”
另一剂药方来自中国,就像吉利收购沃尔沃带来中国市场的巨大想象力一样,中国更是DSI最具想象力市场。李书福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吉利将在国内筹建三个以上的工厂,大规模生产DSI自动变速器。其中包括湘潭、重庆等。目前,吉利在湘潭的工厂已经开工,不久就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湘潭基地将达到30万台DSI自动变速箱的生产能力。其中,重庆工厂选址是根据就近原则,为福特在中国合资车型配套,不久后也会动工。
同样是DSI董事,吉利负责生产的副总裁安聪慧更透露,“今年底,吉利远景就会最先搭载DSI新型变速器,并在国内上市。而后包括帝豪、锰铜公司的出租车、SUV、EC8系列,将全面采用DSI新型变速器。最晚明年初就会完成吉利9款车的所有技术匹配。”
张小虞认为,“自动变速器一直是国内自主品牌的技术难关,能搭载先进自动变速器的车型不多,而且成本很高。通过收购DSI,全系列匹配自动变速器,成本降级,竞争力提升,不仅对吉利有利,同时未来几年年产达到200万辆的吉利本身也是DSI最大的客户,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融合之旅
“真难以想象,去年我们一百多名员工还在这里静坐抗议,今年却在这里享受圣诞节般的节日。”哈维指着DSI工厂的草坪说,作为DSI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他已经感受到DSI的活力。
这正是李书福想要的答案。“只有中西方文化上实现真正融合,企业才能有更健康的未来。”在李书福看来,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真正的成功,不仅仅是有效的管理,还有文化上的真正融合,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融合后企业发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