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世贸组织初步裁决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违规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2月22日 双击滚屏
       记者 孙韶华 实习生 胡嘉男

  专家认为,欧美国家“投石问路”,我稀土出口政策面临严峻挑战,建议开征环境税

  据外媒透露,在历时两年左右的原材料出口案中,世界贸易组织初步裁决判定中国没有对9种原材料实施出口限制的合法权利。业内人士指出,WTO的这份报告,无疑对中国原材料出口政策是个巨大的挑战。然而,让业内人士更加担心的是,这次的案件中虽然不涉及稀土产品,但是,这次欧美国家“投石问路”的举动得到WTO支持后,很有可能将下一个目标锁定稀土。

  在WTO面具的背后,实际上是欧美等国家对我赤裸裸的利益争夺。所谓的关心环保和公平贸易都是借口,核心还是利益。中国一方面应该警惕一些国家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平台,将不合规的利益合法化,另一方面,也应该更加熟悉和善用WTO规则,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

  初裁 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违规

  据路透社日前报道,美国贸易官员确认,世界贸易组织(WTO)就美国投诉中国限制部分工业原材料出口一案作出初步裁决,但表示美国不能就裁决作出评论。

  “我们可以证实WTO委员会已就美国投诉中国对用于生产钢、铝和化学产品的多种工业原材料实施出口限制的争端发表了保密的临时报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Nefeterius Mc Pherson表示。

  她同时表示,目前该临时文件是机密文件,当报告发放给WTO成员国后才会公开。预计最终报告将在今年春末或夏初发放给WTO成员国。

  而《华尔街日报》2月18日报道引述知情的贸易外交官和律师的说法称,周五WTO将发布一份初步报告,判定中国没有对9种原材料实施出口限制的合法权利。并称,最终报告将会在4月公开发布,到时中国可以上诉,但若败诉,中国将不得不取消出口控制或面临报复性制裁。

  针对日前记者有关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世贸组织争端案的提问,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21日在商务部网站发表回应称,世贸组织专家组于2月18日向当事方散发了中期报告。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该报告仅向当事方散发,中方不便提供评论意见。目前报告内容仍处于保密阶段。中方将根据有关程序要求,妥善做好本案后续工作。

  2009年6月23日,美国、欧盟正式在WTO框架内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请求,称中国对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共9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他价、量控制,违反了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承诺,造成世界其他国家在钢材(4960,-46.00,-0.92%)、铝材及其他化学制品的生产和出口中处于劣势地位。墨西哥于8月21日也以类似的理由,提出了贸易争端请求。

  此后,按照相关程序,中国与美欧墨三方分别于2009年7月份和9月份就原材料出口问题举行了两轮建设性磋商。但鉴于通过磋商未能找到共同满意的解决方案,世界贸易组织于2009年12月21日决定设立一个专家组,调查美国、欧盟和墨西哥三方指控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一案。

  铺路 欧美下一个目标可能锁定稀土

  业内人士指出,WTO的这份报告,无疑对中国原材料出口政策是个巨大的挑战。然而,让业内人士更加担心的是,这次的案件中虽然不涉及稀土产品,但是,这次欧美国家“投石问路”的举动得到WTO支持后,很有可能将下一个目标锁定稀土。

  《华尔街日报》也在报道中称,“胜诉可能会为美国向世贸组织提起针对稀土政策的申诉铺平道路。”而此前欧美日已经多次就稀土问题向中国施压,并提出可能会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据外媒报道,欧盟贸易专员Karel De Gucht曾在2010年11月表示,尽管尚无确凿的证据显示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已损及欧洲的相关产业。但“如果需要,我们肯定会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投诉”。

  2009年,在美国向WTO提交对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诉讼请求之后,美国前副贸易代表、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约翰·裴农努曾表示,如果美国诉讼获胜,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将继续调查其他“中国出口限制”案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曾多次公开表示,2011年稀土出口配额中国会保障国际市场的需求。他同时也重申,“中国所采取的出口配额限制措施,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在开采、生产和加工出口领域三个环节并行实施,核心目的是保护环境。”

  姚坚说:“为了保障国际市场稀土的需求,多年来我们一直面临着环境资源的压力,努力保持了相当数量的稀土出口。中国以占到全球30%左右的稀土储量,提供了全球80%至90%的稀土生产量和贸易量。”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1至11月份,中国共出口稀土实物量3.5万吨,数量增长14.5%,金额增长171%。2010年前9个月中国对日本出口1.6万吨,同比增长167%,占中国稀土出口总量的49.8%,对美国出口稀土6200吨,同比增长5.5%,占出口总量19%。

  2010年11月9日,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稀土材料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在稀土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国将避免产能过剩、不良竞争,进一步加强市场的稳定,合理开发和利用好稀土资源。

  实质 WTO面具背后:赤裸裸的利益争夺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均表示,在WTO面具的背后,实际上是欧美等国家对我赤裸裸的利益争夺。所谓的关心环保和公平贸易都是借口,核心还是利益,即希望从中国继续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大量的稀有资源供应,满足其国内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

  环保部贸易与环境专家组组长、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介绍说,从欧盟在出口环节对中国焦炭两次相反的“责难”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欧盟关心的并不是环保,而是利益。

  1999年欧盟对我出口焦炭曾实施反倾销措施。然而随着全球钢铁工业的全面复苏,为了稳定焦炭市场和保护环境的需要,2004年中国实施焦炭出口许可证制度,同时将焦炭出口配额从1200万吨削减到900万吨。对此,欧盟指责中国不适当地使用了出口配额,对欧盟企业有所歧视,违反了WTO非歧视原则,并声称拟向WTO提出申诉。“欧盟对中国出口焦炭的双重标准和态度转变,正是体现了欧盟的立场直接受其经济利益驱动。”

  而美国对中国提起诉讼的本身,则带有不小的“政治意味”。针对奥巴马总统上任后美国首个向WTO起诉中国的案件——诉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案,有美方专家称,事实上,奥巴马政府提起这项诉讼时,可能受到了一些内部政治压力。因为奥巴马在竞选时就已经向WTO申诉贸易争端做出了不少承诺。与布什时期的美国贸易代表署(USTR)相比,本届USTR兴趣主要在争端解决方面,并且比较“顽强”,其已经提起诉讼,若满足不了要求很难会罢手。

  事实上,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限制几乎是WTO所有成员的一致性行动,许多发达国家对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更是倍加珍惜呵护。美国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但从不轻易开采本土资源,而是依赖进口。美国还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并明确规定绝大多数木材不准砍伐出口;为了保护资源,日本关闭了自己的所有生产型煤矿,仅保留了北海道的钏路煤矿用于保存技术。2007年,其煤炭年产量就只有60万吨,其余全部依赖进口。

  应对 专家建议开征环境税,增加战略储备

  “很多例子都表明,一些国家利用WTO规则将自身不合规的利益合法化了,是明显的强权主义。”胡涛说,比如说欧美限制军工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称WTO没有相关规定,还有美国每年对国内农业大量补贴,也在WTO框架内将其合法化了。

  实际上WTO现行规则对出口关税几乎不存在具体的原则约束;但中国在入世时的承诺构成了中国应遵守的WTO规则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早在我加入WTO时,对“两高一资”产品的全球市场格局已有了足够的战略性关注,并战略性地把握了我国“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发展态势。

  “当前我国配合宏观经济调控和节能减排目标所采取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限制措施,正面临着WTO规则和我入世承诺的挑战。”胡涛说,为了减少外界批评,建议取消出口配额,改征高额出口边境调节环境税,并同时有效征收相同税率的国内用户的环境消费税;且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开征高额超标排污费。

  胡涛说,我国应高度关注与贸易相关的资源与环境风险和压力,应在遵循WTO规则和入世承诺,尤其在同步推行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政策基础上,继续推进和运用现行的出口限制措施,迎接经济全球化对我国资源与环境的挑战。

  商务部研究院美大部雷衍华博士认为,开征资源税的建议有一定合理性,但对于稀土等战略性资源,单纯依靠征税提高价格,可能对出口环节影响不大。建议提高生产环节的集中度,并借鉴欧美和日本的做法,增加对资源性产品的战略储备。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银监会将实施新的审慎监管框架
下一篇:没有了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钢铁业十二五发展方向明确:高铁城轨海洋
[技术创新]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
[创业指南]今年我省8大措施促就业 实现城镇新增就
[政策法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王国
[政策法规]税收违法行为检举管理办法
[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时政要闻]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
[时政要闻]党报评GDP超日:“老二”帽子咱不戴 
[时政要闻]今年党史教育将“全员参与” 专家称要有
[时政要闻]北京66局级干部“裸学”一年 名单由市常
[时政要闻]普及医药知识能根治“不合理用药”吗
[时政要闻]再论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
[时政要闻]国企利润如何上缴?
[时政要闻]晒一晒地方党政一把手的“幸福观”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