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张婷 在一系列调控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楼市成交量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房价也出现了松动,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业内认为,调控政策的不断加码将使楼市调整“大戏”提前上演。
2009年末,政府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国四条”之后,新一轮政策调控拉开了序幕,有关土地调控、税费调整、信贷金融、市场监管的政策纷纷登场。2010年楼市一开局更是显露出明显的紧缩态势。1月10日,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国家对其调控的最强音“国11条”,随后,央行宣布从1月18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随后,银行系统对房地产信贷政策的严格监管。
在一系列调控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楼市成交量已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房价也出现了滞涨,甚至负增长的情况。
在中原地产监测的9个城市中,成都、杭州两地成交量在去年12月冲高之后,今年1月大幅下跌,达到8成左右;京、沪两地成交环比降幅约5成;广州、天津、重庆三市降幅约为2至3成。
据21世纪不动产对北京300个二手房成交活跃楼盘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份,北京有21.2%的楼盘二手房成交均价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另有超过两成的楼盘成交均价出现滞涨。
另据亚豪机构调查显示,1月开盘的项目中有多个项目出现了价格停止上涨的现象,如明悦湾、朝阳首府等,有的项目还出现了价格回调的现象,如位于大兴亦庄开发区的金色·漫香林项目,1月开盘均价为19500元/平方米,比上期开盘价格下降了1000元/平方米。
北京出现的情况并非个案,上海、深圳房价也出现了疲态,不仅可议价的房源比例扩大,幅度也在加大。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数据监测中心对门店的调查显示,买家观望情绪浓重,业主报价也出现明显分化,可分为三类:约两成有明显议价空间,代表板块有杨浦区鞍山新村板块;约三成小幅上涨,主要集中在外环沿线的浦东张江等板块;其余五成基本延续前期水平,高端住宅密集的中心城区各板块还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总体而言,市场的可议价房源比例呈扩大态势,幅度也在加大。
和京沪房价出现松动的迹象相同,深圳二手房价格也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调。中原地产发布的领先指数显示,今年1月中原(深圳)领先指数为311.7点,全市六区175个样本楼盘成交均价为17422元/平方米,环比前一个月微幅下滑0.30%。深圳中原三级市场成交系统也显示,1月深圳样本楼盘成交均价为17422元/平方米,比2009年12月微幅下滑51元/平方米。
分析人士指出,去年年底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今年1月18日开始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再加上各地陆续召开“两会”,房地产首当其冲成为调控的主要对象。房地产市场观望者不断增多,成交价格出现小幅波动,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发力,楼市调整“大戏”将提前上演。
深圳综合开发院旅游与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认为,现在已出的调控政策对市场产生了影响,而且下一步应该还有新的政策调控措施,经历了一季度的“僵持”后,楼市将受接下来的政策调控影响而在二季度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