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西宁市牢牢把握“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消费、重民生”工作主线,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市各项经济指标逆势而上,经济保持平稳运行。预计完成生产总值79.3亿元,同比增长6.1%,比去年同期回落9.6个百分点;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15亿元,同比增长40.29%;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亿元,同比增长18.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8元,同比增长10%,农民现金收入1178.96元,同比增长21.28%。呈现出农业生产开局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启动、工业生产逐步趋稳低速增长、第三产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效应的不断释放,全市工业运行开始趋于平稳。一季度,预计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比上月提高1个百分点;三月份停产、半停产企业比二月份减少15家,开工率达到91.8%;扭转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用电量下滑的趋势,工业生产逐渐回稳。西宁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为抓手,积极与国家和省上衔接,抓好各类项目的落实,项目开工比往年提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29%,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24.5个百分点,其中,市属投资累计完成12亿元,增长17.2%。海湖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海湖中心广场、夏都会议中心、通海桥以及湟水北路、文亭路等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启动。市区道路整修、西宁机场二期扩建、大十字地下商业街建设、主要街道电力线入地等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紧锣密鼓。房地产开发及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施工面积280万平方米,预计完成投资4.22亿元。
与此同时,在中央及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城乡消费快速增长。在节假日消费的拉动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如果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幅比去年同期更高一些。其他服务业发展速度也明显加快,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前期工作全面启动,青海虫草国际交易中心、商业巷步行街、玉石珠宝一条街改造项目正在扎实推进;随着天气逐渐变暖,旅游业已经开始升温,来西宁旅游人数逐渐增加。 (作者:晓姝 李海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