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胡蓉萍 筹备中的国开行证券公司 (下称“国开证券”)即将迎来它的第一步增资。
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权威人士告诉本报,国开证券第一步增资工作将在4月底之前完成,会增加到23亿。他透露,“第二步会再增资50亿,今后要到73亿,这在国内券商的注册资本中还不算高,后续要看未来的发展状况。”
据悉,筹备中的国开证券正在积极向证监会申请资产管理牌照,并看好券商资产管理市场。
伴随着国开行与航空证券成功联姻,回首之前,与渤海证券和国泰君安“相亲”未果的曲折历程。
国开证券战略
近日,国开行收购航空证券已获得证监会的正式批复,并完成股权变更的工商登记。
航空证券一位中层告诉本报:“目前公司处于接管阶段,业务和人事基本处于冻结状态。”他对公司未来表示乐观。
据国开行证券公司筹备组核心成员透露,正在组建的国开证券今后将结合股东国开行的优势,战略定位系以国际国内为市场舞台的高端投资银行,除了之前航空证券已有的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以外,还在申请资产管理资格等今后公司将重点进入的业务领域。未来的国开证券将同时探索发展并购重组、财务顾问、资产管理以及衍生品开发业务。
投行业务方面,国开行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积累了较多经验。
自2000年,国开行就获得了企业债承销资格,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承销企业债的商业银行。根据国开行2008年年报,2008年其主承销债券发行规模达人民币495亿元。
“今后证券公司会和总行相关局一起做债券承销,协同作战,尤其是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这块,不过证券公司还会有更多的IPO业务,这点也可以利用总行强大的资源。”上述权威人士告诉本报。
即将挂牌的国开证券将在国开行所拥有的国家主权债信评级、政府关系、电力、铁路、基建等产业优势以及相关客户资源上拥有比较优势。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商业银行交叉持有债券应该是有空间的。未来,地方融资平台将更多地证券化运作。
曲折收购路
自2008年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后,监管层不再新批证券公司牌照,转型中的国开行只能转而采取收购方式。
此前,国开行曾多次传出欲收购国泰君安和渤海证券的消息,但最终均未达成收购协议。
“谈到实质性问题的时候就谈不下去了。”国开证券筹备组成员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