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公务车采购门槛要降 自主品牌紧盯千亿大单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耿慧丽 在全国人大会议提议政府采购用车自主品牌比例不低于50%的议案获得通过之际,嗅到政策春风的自主品牌车企开始针对政府采购市场加紧“排兵布阵”。

目前,财政部正在会同国管局、中央纪委等部门研究起草《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更新管理办法》,研究确定自主品牌汽车的标准。据悉,新的公务车配备办法有望进一步降低公务车的采购门槛。一般公务车的排气量从2.0L降低到1.8L、价格从25万元降低到16万元。而新方案将主要向自主品牌汽车倾斜,尤其集中在一般公务车范围内。

这让自主品牌车企们闻风而动。奇瑞推出高端车型瑞麒G5,更高一级的G6也将推出;一汽奔腾在一个月内连续获得两笔政府采购订单。上汽荣威推出大客户专享等系列活动;长安汽车成立大客户部,在大客户部下面单独设立公务车采购分部,加大政府采购的开拓力度;江淮乘用车公司内部将宾悦定位为地级市、乡镇级别政府领导用车,销售公司集团采购部门的全体人马正在全国各地政府机关开年终总结大会时举行针对性的展示活动。

但这项人大提案变成政府公务车采购具体政策,还有一段路要走,政府采购如何鼓励自主品牌等细节问题还有待明确。虽然深受鼓舞,但自主品牌车企对于政府采购的春天是否到来依然没有十足把握。

千亿蛋糕的诱惑

政府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汽车政府采购金额呈现逐年快速递增的态势,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都在20%以上。2005年,政府用于公务车采购的财政支出为600亿元,2006年增加到700亿元。2008年国家公务车采购的金额达到800亿元左右。

业内人士预计2010年政府采购金额很可能会突破1000亿元。50%的比例,如果按金额计算,就是500亿元。如果政策能切实落实,则意味着奇瑞、吉利、上汽、长安、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车企,每年能从政府采购中分得50-100亿元的份额。

但尴尬的现实是,虽然自主品牌很看重公务车市场,却很难撬开政府公务车采购的大门。实际上,奇瑞等自主品牌的车型,早在2005年起就开始进入政府采购目录。2007年《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首购和订购管理办法》出台也让不少自主品牌感到欢欣鼓舞,以为政府采购的春天就要来了。但现实却是,自主品牌的车型大批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实际订单并没有随之大增。

以奇瑞为例,2009年奇瑞汽车在政府采购市场销售3400余辆,仅占2009年政府采购总量的2.3%左右。在政府采购应加大对自主品牌支持呼声很高的2009年,也只比2008年增长0.4%。

下一页
本文共 3 页,第  [1]  [2]  [3]  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本站原创 责任编辑:
上一篇:黄金投资:转变“绝对多头”思维
下一篇:热情多行动少 股指期货开户首日现场冷清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公务车采购门槛要降 自主品牌紧盯千亿大
[时政要闻]春晚成“印钞机”网民追问收益去向
[时政要闻]南京首轮楼市调控政策出炉 公积金可贷额
[时政要闻]民调显示仅8%民众满意所在城市规划 短命
[时政要闻]企业检查政府工作? 部分部门花钱买监督
[时政要闻]中国将完善因公出国管理制度 适度压缩经
[时政要闻]80后生存现状大调查:全国有超百万人成
[时政要闻]北京逾30所打工者子弟学校将拆迁 波及上
[时政要闻]中国将遭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袭击 局地骤
[时政要闻]重庆涪陵公示公选干部因受质疑延长7天 
[时政要闻]卫生部:去年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154元
[时政要闻]房价“虚火”警示了什么 
[时政要闻]国新办网络局通报4家被曝光网站整治情况
[时政要闻]从温总理亲自送别“国宝”霍懋征说起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