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万晓晓 撕毁与中国铝业公司5亿美元合同不到一年,力拓(RioTinto)再度向中铝抛出橄榄枝。这一次,力拓是邀请中铝共同开发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
如同上次牵手一样,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艾博年称:“中铝公司是力拓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未知这个“最理想”的含义如何,但至少,以中铝的资金以及中国在亚洲地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或许可以帮助力拓加快这个久攻不下的项目进度;与此同时,这家公司与另外一个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Billiton)的合资正遭遇难以逾越的障碍:股东对这个交易的贱卖论已甚嚣尘上,两拓合资在审批上,也面临着钢铁企业的强烈抗议。
现在,这家公司已经决定,力拓在中国的近期目标——增强与中铝的关系。
力拓并非完全没有筹码,手中大笔的世界级矿产资源包,对于急于成为多金属国际化矿业公司的中国铝业而言,诱惑不小。但是,力拓的回头,也给中铝以压力。时过境迁,中铝的全年利润已从当年的200亿元,下滑至当下的45亿元亏损。
幕后
中铝的资金将照旧为力拓化解困境——单西芒杜铁矿项目一项,中铝将投入13.5亿美元,用于该项目未来2-3年的开发,以获得合资公司47%的股份。
目前,双方正在就完成最后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交易文件进行磋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黑石集团将担任本次交易的财务顾问。
这个力拓于1996年发现,目前仍处于评估、前期勘探阶段的西芒杜铁项目,被认为将是力拓未来铁矿业务增长的一个主要贡献者。
不过,直至2009年底,力拓发现,在该项目上耗资6亿美金之后,只完成了该矿山的勘探和评估工作。在对开采成本进行深度评估后,力拓将原先预估的60亿美元上升至120亿美元。这仍不是一个最终确定的数字,项目仍待后续论证和深度探讨。
时间回溯到2009年4月20日,在力拓董事长杜立石上任后,按惯例与同行见面,在第一次见到必和必拓董事长安德后,事态就发生根本性变化。此次见面48小时后,中铝总经理熊维平就得到了坏消息:被称为 “中国海外最大笔投资”的195亿美元合同搁浅。
这份合同除了中铝给力拓注资,并认购力拓发行的次级可转债以外,双方也提到了,将共同探讨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项目的开发。力拓的违约被认为是“过河拆桥”,中铝总经理熊维平也多次以 “非常失望”来评价。当然,中铝并没有放弃在海外资源类项目合作上做出努力。
换一个合作方并不代表问题已经解决。来自力拓的消息称,受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对该项目勘探的资金投入被迫降低了60%。
除了资金问题和勘探风险,由于该项目深处几内亚内陆,离沿海地区900公里,需要建设很长一段铁路和新的深水港,这对刚刚得到财务喘息机会的力拓来说,无疑是巨大压力。
再加上非洲政局不稳定,该项目的开发权曾在2008年遭到几内亚政府质疑,直至现在,关于该矿所有权问题仍在与几内亚新政府协商。
资金、勘探、基础建设以及政治风险,使得力拓又重新想到——力拓的单一最大股东——中铝。中铝的资金和中方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或许可以改变这个项目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