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能源局抛出平衡论否认气荒说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16日 双击滚屏
      每经记者 宛霞 发自北京

  观点PK

  气荒将持续

  中石油规划总院管道所副所长杨建红:

  由于地下储气库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调峰需要,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气荒至少在两年内仍难避免。

  今冬无气荒

  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胡卫平:

  通过扩大进口和加大开采,今年国内天然气总供应量同比将增长200多亿立方米。今冬在“紧平衡”状态下,可以保证供应。

  今年国内天然气需求依然强劲,到底是否会出现“气荒”成了多方争论的话题。在各方预计天然气荒至少再持续两年时,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胡卫平近日“逆势”回应称,预计全国基本不会出现去年的“气荒”。

  支持胡卫平“紧平衡”判断的原因是,通过扩大进口规模和加大国内开采力度,今年国内天然气总供应量同比将增长200多亿立方米。“我认为今年不会出现往年那样缺气和断气的现象,”他进一步解释说,“目前在城市中出现的燃气供应紧张根源在于供不应求、用气结构和城市的整体规划、衔接不通畅。”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为了在10年内彻底缓解天然气使用需求,包括放开管道建设第三方准入在内的《天然气基本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条例》将在明年完成编制。

  观点交锋:会否气荒?

  去年冬,一场席卷全国的“气荒”令各方对今冬的天然气使用情况“精神紧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在产气大省内蒙古调查发现,内蒙古的部分加气站已出现排队4~5小时等候加气的情况。一场再度席卷全国的气荒在各方的预期下似乎呈不可避免之势。

  中石油规划总院管道所副所长杨建红在日前召开的2010中国石油(12.38,0.00,0.00%)市场年会上表示,由于地下储气库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调峰需要,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气荒至少在两年内仍难避免。

  受制于大型天然气项目3年的建设周期,目前除了西气东输一线天然气已正常运营以外,我国引进的天然气尚没有完成从“签订供气合同”到“送至居民家里”的过渡。

  对于杨建红所指天然气“技术性”气荒,胡卫平表示到2012年之前,我国天然气是“紧平衡”状态。但有了去年的经验,国家能源局在加大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增量安排的基础上,今年早些时候就以采购液化天然气现货的方式进行准备。在今年冬季,这一增量将进入到西气东输一线投入“输气大军”。因此,胡卫平判断,今冬天然气在“紧平衡”状态下可以保证供应。

  据悉,今年中海油海外进口LNG总量高达1000万吨,折合130亿立方米。加上自有海上气田的产量,天然气总供应量达到227亿立方米,比去年大增54%,将满足国内天然气两成需求。

  天然气管理条例明年完成编制

  从年初到年末,控制通胀预期一直是国家发改委工作的着力点。同样,对天然气供气紧张的预期也需要控制。

  息旺能源此前预计,今年第4季度国内月均供气缺口将达到2.57亿立方米,即日均857万立方米。

  尽管今冬已有柴油荒在前,但胡卫平仍认为,国家能源局能够控制天然气预期。按照能源局规划,中海油已经采购的液化天然气将由上海中转,通过西气东输的管道气置换到内地需要的地方作为临时的应急补充。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告诉记者,由于长期以来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没得到足够重视,因此我国天然气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天然气输配管网不够完善,进口和国产管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等各种资源并未得到良好调配利用,致使供应格局相对混乱。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天然气供应处于“单气源、单管道、无地库”现状。在运输市场,天然气管道运输行业的自然垄断特性和目前的政府准入制度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屏障。今年8月,为落实新“国36条”,中石油率先向民间资本开放天然气管道建设与经营。据能源局内部人士证实,放开管道建设第三方准入的《天然气基本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条例》将在明年完成编制。

  此外,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胡卫平还表示,两个关于天然气的专项规划——《全国天然气管网布局及“十二五”发展规划》、《液化天然气“十二五”专项规划》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完成编制。与此同时,目前能源局正在着手编制《天然气储备和调峰能力的建设》的十年规划,在已废弃的气田建储气库和部分用气城市筹建储气设备供调峰使用。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浪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调价预期导致柴油荒 拷问中国能源价格形成机制
下一篇:我国将全力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已在9省试点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财政厅]2010年10月份财政收支情况
[政策法规]关于印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公益性
[政策法规]关于印发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
[创业指南]“80后”女大学生卖房开公司 自称“厕所
[时政要闻]海南儋州回应80后拟任副处质疑:未收到
[时政要闻]杭州人才专项用房计划引争议:高端人才半
[时政要闻]福建规范市场管理  禁止没收毁坏流动摊
[时政要闻]两部委发通知:境外个人在境内限购一套
[时政要闻]阶层固化 曾经奋斗一生也不敢奢想一起喝
[时政要闻]山东考生冒用贵州户籍高考 贵州石阡处分
[时政要闻]引渤海水入新疆工程尚存线路之争 需等国
[时政要闻]8成网民看好网络新闻发言人 望其表诚意
[时政要闻]北京:公民因私可查他人户籍信息 泄露隐
[时政要闻]69.9%的人担心“高考+面试”招生模式滋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