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循化县把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在发展特色农牧业、民族特色工业和打造县域劳务品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牧民群众的收入。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循化县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就是立足自身优势、特色发展的意识,在不断查找和解决特色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中,以特色农牧业规模化、民族工业园区化、特色旅游产业化、劳务经济品牌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强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特色农牧业规模化。土地经营权流转是实现“一核两椒”为主的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截至目前完成土地流转15267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以核桃为主的优质杂果、线辣椒和花椒等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明显增加,基地化发展趋势明显加快,特色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和农村经济中的比重明显提高。农区畜牧业呈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以规模养殖户和贩运育肥户相结合的特色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拉动农牧民增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民族工业园区化。以打造全省最大的穆斯林用品和清真食品加工基地为目标,本着优化资产、助企业轻装上阵这一发展思路,积极盘活三岔工业集中区闲置资产,使工业闲置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县域工业优势企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先后争取1532万元贴息资金扶持发展了一批以清真食品加工、农畜产品加工、旅游纪念品加工和民族用品加工为主的民族特色工业企业,新上项目呈现出“小、特、精”的特点和较大市场潜力。同时,伊佳、仙红、天香等县域支柱性工业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使县域工业经济在总量和特色上有了可喜的突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4.62亿元,产品销售率达96%。
特色旅游产业化。以把主要景点打造成王牌景点、突出撒拉尔民族文化特色为主线,通过积极争取旅游发展基金和贷款融资等措施,孟达天池、骆驼泉等重点景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通过参加、举办节庆赛事和开展积极有效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使循化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以黄河石画、撒拉族刺绣等为主的旅游纪念品开发逐步形成规模,特色旅游业逐步向王牌景点旅游纪念品加工相结合、逐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相关产业链条的方向发展,全县旅游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上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00万元。
劳务经济品牌化。坚持把劳务技能培训和提供融资支持作为做大做强劳务经济、打造“撒拉人家”餐饮品牌的重要手段,投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经费197.2万元,开展拉面、烹饪等技能培训99期,培训4987人,培训就业率达95%,有效提高了劳务人员技能,提升了劳务输出质量;建立以就业部门为主导、多部门联合的融资新机制,为33户群众解决了264万元扶持资金,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42510人(次),创收17135万元。同时,强化劳务品牌的软件建设,对各省市“撒拉人家”店面、菜谱、服饰、餐具进行“四统一”的改造,加快劳务经济的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