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政务中心 >> 经济动态 >> 正文
 
10大上市央企坐拥7232亿现金 盈利来自与民争利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这是一个属于央企的时代。即便在深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经济低迷的2009年,央企依然能够自如地挥金如土。

  在国内,面对来势汹汹的中粮集团,蒙牛乳业的牛根生不得不弃子认输;在海外,中国石化75亿美元吞下瑞士Addax石油公司,完成国内企业2009年最大一单并购交易。这背后,都是央企的资本力量。

  在房地产市场,央企地王频繁曝光,保利地产、中海地产、中化方兴等央企房企,无一不在各地挥舞手中的钞票,一次次地将土地拍卖市场变成它们的独角戏。

  同样在A股市场可以看到,数量只占18%的316家上市央企,拥有着数额达到1.3万亿元的资金,占比达48%,它们同时控制着9.5万亿元的资产,占比达到56%.

  《投资者报》以包括海外上市的所有上市央企为样本,根据最近一期财务报表披露的账目现金数额,评出“上市央企现金排行榜”。虽然银行和证券公司多为央企,由于此类企业拥有的现金部分存在负债性质,因此不纳入此次排名样本。

  根据排名,中国石油以1612亿元的账面现金高居榜首,中国建筑中国移动分居第二、第三位,账面现金分别达到847亿元和789亿元。而排名前十的10家上市央企,账面现金总额达到7232亿元,这相当于2009年中央本级财政支出的47%,山西省去年的GDP总量。

  央企新势力

  伴随着央企在国内外的吞池掠地,一场对“国进民退”的担忧无论在实体界抑或是理论界都变得空前强烈。

  相对于民营企业,在经过了数十年的重组后,目前的央企集团一般都拥有庞大的产业集群,这无疑要比单家民营企业更具备抵抗某一行业风险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央企集团可以通过集团内的资金调动,使得产业集群内的每一个单体子公司都拥有全集团的资本实力。

  实际上,某些实力雄厚的地方国企集团,也拥有庞大的产业集群,它们有时是某一行政地区的国有资产投资控股公司,在当地的公用事业、房地产、金融等领域都有业务覆盖,形成强大的资本总量。

  但是,相对于这些地方国企,央企的更大优势在于全国布局和海外拓展实力。

  地方国企是地方财政税收的重要支柱,因此,在这些公司所控制的业务领域,尤其是公用事业领域,地方政府一般都会设立很高的进入壁垒,构成一堵坚固的地方保护城墙。这就使得地方国企进行跨区业务拓展时面临极大的困难。

  而央企则不受此限制,在中央政府的鼓励以及资本力量支持下,央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则顺利很多。即便侵涉到地方国企的利益,地方政府却也难以过多发难。因此,央企是拥有强大集团资本的力量,并拥有中央政府“令牌”的企业。

  央企自成立之日起,无论在财务信息还是经营信息方面就没透明过。因此,《投资者报》只能借助资本市场的监管力量,去了解上市的央企或其子公司。为了尽可能覆盖所有央企,尽管困难重重,我们仍将海外上市的央企纳入“上市央企现金排行榜”的样本中。

  10央企坐拥全部上市公司三成现金量

  通过对A股及海外上市的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判断,即实际控制人为中央国家机关、国资委以及中央国有企业的上市公司认定为上市央企,据此,有381家上市央企出现在《投资者报》排名样本公司中。

  无论是去收购,还是去拿地,没有现金,即无法承受由央企抬高的资产价格,只能像华远地产任志强在3月15日竞拍大望京地块失败后所言,“我们无法承受这样的天价,只好承认自己的无能”。

  现金即实力。《投资者报》以上市央企最近一期财务报表中的账面现金为依据,对上市央企的资金实力进行排名。

  由于部分金融企业,如银行和证券公司的账面现金中,部分具有负债性质,如客户存款或客户保证金,这些现金并不受企业的控制和支配,因此,在此次资金实力排名中,未纳入银行和证券公司。

  根据A股及海外上市公司排名结果,“油老大”中国石油以较大的优势占据排名首位,公司最新一期的账面现金达到1612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建筑以及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移动,前者账面现金有847亿元,后者也手握789亿元的现金。

  排名前十名的上市央企,总共拥有7232亿元现金,占381家上市央企全部现金总额的47%,占上市公司现金总量的27%,这表明,即便是国有资本,也是集中在极少数的大型央企手中。

  而如果仅以A股上市公司计,上市央企平均每家公司的账面现金达到40.5亿元,地方国企则是30.6亿元,而民营上市公司平均每家公司只拥有4.1亿元的现金。

  国企,尤其是央企,被称为“共和国宠儿”,何以为“宠”?在于资源优先分配,政策优先扶持。资源,既包括矿产、土地等有形资源,还包括为央企设立的专营权等无形资源。而在政策方面,迄今为止,为央企垄断经营而制定的法规不胜枚举。

  对资源的垄断,以及经营的受保护,让央企在经营中积聚了雄厚的资金实力。这使得它们在与民企或地方国企的直接资金比拼中不落下风。

  针对A股市场的统计表明,央企的资金实力明显强于地方国企,更强于民企。从数量上看,上市央企只有316家,占全部1759家公司的比例只有18%,但这18%的公司却拥有1.28万亿元现金,占比达到48%。不仅如此,这316家上市央企所控制的资产总规模更是达到9.5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总资产之和的比重达到了56%.

  盈利来自与民争利

  当下,市场舆论对央企改革的呼声渐高,比如推动垄断行业改革、上缴资源租金、加大利润分红等,使得其传统盈利和增长模式受到拷问。在目前各种租金与政策补贴之下,央企的增长潜力已经渐至极限,已经无法继续承受盈利持续增长的重负。要保住盈利持续增长,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央企所面临的挑战远甚于“脱困”。这才是大国企目前普遍面临的成长困境。

  尤其是尽管经历几十年改革,国有企业依靠创新增长的动力和能力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观。面对国有出资人强调“做强”的压力以及越来越量化的考核与激励的约束,央企面临着新的“成长”烦恼。正是这种烦恼,让陷入增长乏术困境的一些央企开始尝试多元化。在实体经济已大多过剩、利润率很薄的背景下,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成为了央企集中扩张的方向。

  实际上,我们不能忽略央企的信贷资源对资金实力的助推作用。同样作为央企的金融机构在信贷上对央企更为支持。

  这一结论在我们对A股公司的统计分析中得到印证。我们统计出上市公司在最近一期财务报表中“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这一科目下的数额,代表了金融机构对公司的实际放贷金额,结果表明,数量仅占18%的央企,银行对它们放贷总额却占对全部上市公司放贷总额的59.4%.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嫌贫爱富”被广泛批评为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民营经济萎缩的罪魁祸首。对存在资金短缺的民营企业置之不理,对本就资金充沛的央企却青睐有加,央企的资源优势在信贷领域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位国资委高官最近怒向媒体,“为什么国企亏损时你们骂我们,现在赚大钱了还骂我们?”殊不知,改制之前的国企,包括央企,由于体制落后,经营效率低下,使得其总是处于亏损状态。

  持续多年的改革让央企甩掉了包袱,包括历史包袱、政策包袱和债务包袱,比如剥离了辅业、剥离了医院学校等、分流了冗员,甚至剥离债务、核销不良资产等,而这些负担,最终都由纳税人、政府和银行体系来承担,与此同时,央企所一直享受的政策性补贴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尤其是土地和资源无偿划拨。

  而其利用资源垄断、行业垄断和特殊政策,谋求大量政策补贴收入以及资源和垄断租金收入,这就是为什么最赚钱的央企都集中在垄断行业。占据垄断性庞大资源的央企虽赚钱,但却是与民争利后的盈利,当然该遭批评。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搜狗趁虚扩张 张朝阳收编谷歌广告商
下一篇:指数定价呼之欲出 铁矿石“金融化”藏巨大风险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国税局]征纳互动:实现“执法、服务、廉洁”三
[国税局]税务机关为世博演艺活动提供上门服务 
[国税局]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年鉴》、《税法》
[经济动态]指数定价呼之欲出 铁矿石“金融化”藏巨
[经济动态]10大上市央企坐拥7232亿现金 盈利来自与
[经济动态]搜狗趁虚扩张 张朝阳收编谷歌广告商
[经济动态]最多可动用1561亿 保监会订立保险集团投
[经济动态]散户撤资逾2千亿 留守主力待4月破局
[经济动态]险企分食世博百亿蛋糕
[经济动态]两步增资73亿 国开证券申请资管牌照
[经济动态]长株潭高铁资金链调查
[经济动态]胡祖六迷踪:PE、央行高管还是其他?
[经济动态]交易所力推ETF发展 监管层要求先“梳理
[经济动态]杨永兴重回民间私募 最新信托产品或成绝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