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举行的全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会上传来喜讯,去年,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一次性就业率达98%。其中,省内就业率为59%,省外就业率达41%。
近几年来,青海省把职业教育作为落实科教兴青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的大事来抓,使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健康发展,正在积极主动地为全社会提供着有效服务:初步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办学方式,在整合资源、连锁办学、规模办学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形成了毕业生就业和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导,行业、企业、公民个人共同参与的格局和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初、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与普通教育相沟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近3年间,全省职业院校向社会培养输送了近5万名毕业生。其中,每年为青海省优势产业培养的毕业生达3000名以上。期间,2万多名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经过扎实的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同时每年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近30万人次。
为使职业教育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今年,青海省将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效益,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就业技能,使劳动力不仅可以在省内就业市场占有竞争优势,而且还可到省外就业。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把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的增量部分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部分普通高中改为职业学校。西宁市和各州的中等职业学校将重点招收三江源移民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移民子女。经教育行政部门注册学籍后,允许各地把接受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返乡民工等人员转为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实行学分制、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并享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省上还将启动中等职业学校特聘教师工作,加强职业教育师资水平。与此同时,省上将通过争取“国家支持藏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等建设资金和各方面支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增强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会上,副省长高云龙就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及青海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提高要求。(作者: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