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在西安开幕的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对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有什么样的促进作用?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省招商局副局长刘峰。
刘峰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西洽会”这一对外开放、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每年都把参加“西洽会”作为对外开放和经济协作工作重点之一,省招商局精心准备项目,组织企业参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宣传推介青海,对接洽谈经贸项目,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合作成果。可以说,“西洽会”为青海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构筑了一个稳定的合作交流平台,我省通过参与东中西区域经济的互动合作,在矿产资源开发、特色工业发展、商贸流通、房地产等领域与兄弟省区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密切,特别是与陕西省的合作成果逐年扩大,有力地促进了两省区的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西洽会”创办以来,陕青两省达成合作项目约200多项,合同、协议金额已近100亿元,落实到位资金额约80多亿元。一批投资商和企业家在青海扎根落户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因为有一批陕西籍企业家在青海发展,我们正在抓紧筹备成立青海陕西商会,给在青发展的陕西籍企业家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
谈到今年青海代表团参会参展的特色和亮点有哪些时,刘峰告诉记者,总体上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利用“西洽会”这一展会平台,充分宣传和展示新青海的形象。本届“西洽会”我省展区面积90平方米,以特装的形式综合展示了青海形象和发展优势,组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和西宁市以及相关企业和部门共150余人参会参展,参会企业30多户,重点推介65个项目,总投资额566.86亿元,参展的地方特色产品达16大类50余个品种规格。
二是我省组织推介的项目涉及化工、电子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建材、农牧业产业化、旅游等领域等特色产业。会议期间我省各州地市还将对接、洽谈一批有色金属、冶金、建材化工、轻工、商贸物流等行业领域的招商引资项目,力求达成一批合作意向和协议。
三是广泛宣传推介第十届青洽会。一个月后,第十届青洽会也将召开,我们青海代表团利用参加西洽会各种活动的机会,加强青洽会的宣传邀请工作,还专门组织召开了“青海省投资环境说明暨新闻发布会”,诚邀参会客商、各类企业和新闻媒体参加会议,进一步了解青海、认识青海。
最后,刘峰深有感触地说,青海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与东中部地区合作发展的前景广阔。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对于有着丰富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水能资源及高原特色旅游资源的青海来说,机遇看得见、摸得着,我们将本着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很好地借助“西洽会”这一发展平台,充分利用陕西的区位优势,加强与陕西和参会的各兄弟省市的洽谈与交流,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现与东中部和港澳台地区乃至海外的合作,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的战略性转移。(作者:叶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