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制度大方向须坚持
刘展超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下称“国土部”)获悉,土地招拍挂制度的修改完善工作已提上工作日程,其中企业拿地过程中的关联关系问题受到重点关注。
昨日在《国土资源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办法》(下称《后评估办法》)新闻通气会上,国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王守智表示,现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39号,下称“39号令”)的大方向必须坚持,但仍需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至于具体时间表,他表示,大的修改工作要根据《土地管理法》的修改进程来定,不过,对于当前招拍挂的一些具体问题,国土部会及时通过一些行政文件来进行完善。
国土部近年来一直在推进土地招拍挂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王守智表示,在去年3月,为了推进《后评估办法》的出台,国土部专门进行了两项后评估项目试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39号令”。
“39号令”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被视为影响当前土地供应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但争议也始终伴随左右:一方面尽量避免了企业拿地暗箱操作,但另一方面强化了土地市场的公开竞争,客观上抬高了企业拿地成本。
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今年3月曾公开表示,垄断性的土地供给制度和稀缺资源下的招拍挂,都在增加土地的成本、推高土地的价格,又怎么可能让房价下降?
对于这种论调,国土部部长徐绍史也表示,招拍挂作为土地出让的基本制度将不会改变,其最大的好处就是防止暗箱操作,以及由此导致的腐败和国有资产流失。不过,他也同时认为,招拍挂制度要不断进行完善。
被国土部纳入“后评估项目试点”,土地招拍挂的修改完善工作开始呈现加速迹象。
今年3月29日,王守智所在的政策法规司曾召集市场人士进行座谈,讨论“39号令”实施后的评估,任志强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他们(市场人士)如果有合理意见,我们也会研究或者采纳。”王守智说。
座谈会只是一种方式,国土部还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形成了后评估报告。
王守智表示,这次后评估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肯定招拍挂制度的同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为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守智透露,在招标、拍卖、出让土地过程当中,程序还需要进一步严格规范,要更加严谨,防止串标,防止招标过程当中运作不规范造成的一些不公平。
商业规则上也不是特别完善,还需要在制度上进一步严格。
“如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在招标、拍卖过程当中实际上是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像有些发达国家,它就规定了参加土地整理之后,土地整理者就不能再参与竞争了,否则有社会公平的问题。”王守智说。
这是否意味着未来企业参与一级开发后,便不能参与土地公开出让市场的竞拍?一旦如此,又将对现在的房地产土地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对此疑问,王守智未作明确回应。他对本报记者表示,现在招拍挂过程当中,往往出现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对这种关联关系政府部门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地王现象中也存在一些关联关系。如在一块准备出让的A地块旁边,可能就有一个企业正在开发销售的房地产项目,如果这个企业通过高价参加土地出让,炒高了A地块的价格,可能它的销售项目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王守智认为,国土部一直重视这种连带关系,未来在(土地招拍挂)竞业限制性条款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