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省GDP增长8.5%!
7月21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挑战,全省上下始终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在危机中求机遇,在逆境中求突破,取得了好于预期、来之不易的新成绩——
新华社西宁7月21日电(记者文贻炜)经宏观政策刺激、地方政府助推及企业积极努力,今年上半年,青海省工业经济呈现止跌回升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幅在西北五省区排列第二。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根据自身优势不断调整工业结构,已逐步形成水电、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和冶金、建材、医药、农畜产品加工四大优势产业。
去年国际金融危机来临,给青海省工业经济带来冲击。青海省依据实际,去年11月出台《扶持企业稳定发展的九项措施》,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着力扶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销路的企业平稳发展。
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全省充分发挥相对低电价的独特优势,完善电价联动政策,安排了数千万元的经济运行调节资金补贴,推进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经营。在全国同行业大面积停产的情况下,青海省电解铝、特钢、水泥等骨干企业基本保持了正常生产。
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全省安排重点工业项目各类扶持资金6645万元,落实中小企业发展资金6500万元,投入7100万元建立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带动社会投资9亿多元。通过“银企对接”,各级金融机构向工业企业投放贷款238.31亿元,扶持盐湖化工、冶金、有色金属、煤炭等行业发展。
加强省内相关产业,特别是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合作。青海省先后举办了两次“省内重点企业产品供需对接会”,共签冶金、建材、纺织、机械、电煤等行业合作协议金额约92亿元。
目前,青海重点行业保持增长态势,全省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2个行业同比保持增长,其中,盐化工、有色金属、医药制造、建材业同比分别增长31%、15.9%、37.2%、34.1%。同时,全省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为95.1%,高于去年同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