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域特点,进一步落实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劳务输出呈现4大新亮点,全面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步伐。截止2009年8月底,全县输出劳务人员3915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340万元,劳务人均收入达到3662元,劳务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50.8%。
据循化县就业服务局局长张进成介绍,近年来,循化县就业部门抢抓机遇,加大劳务输出力度,逐步形成了以餐饮、交通运输、建筑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劳务输出发展模式。目前,劳务输出工作呈现出外向型、多业型、创业型和能人带动型四大新特点。一是外向型。全县劳动力转移输出中就地转移10680人(次),省内跨地区转移10580人(次),省外转移21250人(次);多业型。劳动力转移输出主要集中在餐饮、交通运输、建筑工程和采撷行业;创业型。循化县的劳务输出起步早、发展快,且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全县掀起了以交通运输业、建筑工程业和餐饮业为主的劳务输出热潮,并创办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实体,创办的餐厅达到4700家,运输业经营户2460家,宾馆158家,加油站260家,其他经济实体1320家。这些实体对吸纳本乡村的劳动力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能人带动型。据统计,循化全县现有较具实力的各行业领域的劳务输出带头人253人,年带领群众外出务工达5680人。
为实现劳务输出工作跨越式的发展,循化县就业部门树立了抓劳务就是抓经济、抓和谐的思想认识,把劳务输出列入农村经济年度发展计划和长期战略规划,并建立起目标责任体系,把劳务输出工作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到乡镇和劳动就业部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奖罚,建立起领导重视、责任明确、部门联动、措施得力的劳务工作格局。同时,逐步建立起了三级的劳动用工信息网络,以县劳动力市场为中心,贯通、覆盖全县9个乡镇,154个行政村,广泛收集各种劳务信息。
现如今,循化县劳务输出由过去的自发输出向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向转变;由过去盲目无序输出向政府指导、安全有序输出型转变;由小群体向大规模型转变;由季节性输出向常年型转变;由体力输出向专业技能型输出转变;由简单转移就业向积累资本、回乡创业型转变。循化县以转移输出为目标,群众意愿为动力,实现了以培训促输出,以输出促增收的目标。